正文

十九完全解放(2)

季羨林自選集:牛棚雜憶 作者:季羨林


我還真有點運氣。我抱著有一搭無一搭的心情,向東語系圖書室的管理員提出了請求,請他通過國際書店向印度去訂購梵文精校本《羅摩衍那》。大家都知道,訂購外國書本來是十分困難的事情??晌胰f萬沒有想到,過了不到兩個月,八大本精裝的梵文原著居然擺在我的眼前了。我真覺得這幾本大書熠熠生光。這算是“文革”以來幾年中我最大的喜事。我那早已干涸了的心靈,似乎又充滿了綠色的生命。我那早已失掉了的笑容,此時又浮現(xiàn)在我臉上。

可是我當時的任務是看門,當門房。我哪里敢公然把原書拿到我的門房里去呢?我當時還是“分子”——不知道是什么“分子”——,我頭上還戴著“帽子”——也不知是些什么“帽子”——,反正沉甸甸的,我能感覺得到。但是,“天無絕人之路”,我終于想出來了一個“妥善”的辦法?!读_摩衍那》原文是詩體,我堅持要把它譯成詩,不是古體詩,但也不完全是白話詩。我一向認為詩必須有韻,我也要押韻。但也不是舊韻,而是今天口語的韻。歸納起來,我的譯詩可以稱之為“押韻的順口溜”。就是“順口溜”吧,有時候想找一個恰當?shù)捻嵞_,也是不容易的。我于是就用晚上在家的時間,仔細閱讀原文,把梵文詩句譯成白話散文。第二天早晨,在到三十五樓去上班的路上,在上班以后看門、傳呼電話、收發(fā)信件的間隙中,把散文改成詩。改成押韻而每句字數(shù)基本相同的詩。我往往把散文譯文潦潦草草地寫在紙片上,揣在口袋里。閑坐無事,就拿了出來。推敲、琢磨。我眼瞪虛空,心懸詩中。決不會有任何人——除非他是神仙——知道我是在干什么。自謂樂在其中,不知身在門房,頭戴重冠了。偶一抬頭向門外張望一眼——門兩旁的海棠花正在怒放,其他的花也在盛開,姹紫嫣紅,好一派大好春光。

一個小插曲

春光雖好,我自己的境遇卻并沒有多少改進。我安心當門房,“躲進門房成一統(tǒng)”,然而事實上卻是辦不到的。仍然有意想不到的干擾。

有一天,我正在向門外張望,忽然看到右門外專門供貼大字報之用臨時搭起的席棚上貼出了很多張用黃紙寫成的大字報,下面有幾十位東語系教員簽的名,有的教員還在江西鯉魚洲沒有回來。內(nèi)容是批判516分子的。這樣的批判一點也不新奇,我原來想不去管它。但是為好奇心所驅(qū)使,我走出了我那“成一統(tǒng)”的窄狹的門房,到門外去看了看大字報。我真是萬萬沒有想到,這張大字報竟是對我來的:我成了516的嫌疑分子。這真是從何說起呀!稍微對所謂“文化大革命”有常識的人,都會知道,當時盛傳一時的所謂516組織,是出身好的青年人所組成的。我一非青年,二又出身不好;既非工人,也非貧下中農(nóng)或“革命干部”,我哪里有資格參加這樣的“革命”組織呢?我同516是完全風馬牛不相及,是驢唇對不上馬嘴。這樣的事情,我本來可以一笑置之的。但是這一次我卻笑不起來。幾年前我看到批判我的《春滿燕園》時,我曾不自覺地哼了一聲。這次我連哼都哼不起來了。這樣滑天下之大稽的事情,我不知道,東語系的革委會和軍工宣隊是怎樣考慮的?;氖虑檫€沒有完,更滑稽的還在后面哩。全國上下大聲嚷嚷了一陣516,北大井岡山的一位頭領公然承認自己是516分子,可是最后卻忽然銷聲匿跡,——原來天地間根本沒有一個什么516組織。這真像是堂吉訶德大戰(zhàn)風車,成為“文革”中眾多笑話中最可笑的一個。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