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呀?!毙?zhí)痤^,全神貫注地。
“首先,我認為,一個人不一定要專業(yè)對口。但專業(yè)對口至少有一個好處,就是自己所學的,能用得上一些。你另起爐灶的話,你還需要從頭積累新的知識和技能,大學四年所學的不用,就顯得可惜了。”羅伯特喝了口茶,頓了一頓。
“其次,一個人職業(yè)發(fā)展的路,其實是一個收斂形的。為什么這么說呢?剛開始工作的時候,一切都很新鮮,覺得有好多路可以去走,選擇似乎多得很。但越往后頭走,你會發(fā)現(xiàn),我們是要做減法的。我們需要考慮的不是擁有多少機會,而是要放棄哪些機會。再說直白一點,就是我們不是要考慮選擇做什么,而是要考慮選擇不做什么。選擇好了以后,就要專注在機會不錯,自己能力也匹配的領域了。然后,堅持下去?!?/p>
“可是我現(xiàn)在并不清楚我的能力長項在哪里。再說了,當初考大學的時候,只想著能上大學就OK了,對于專業(yè)什么的,其實都沒有仔細去想過,有些志愿都是胡亂填的,或是聽人家說這個專業(yè)怎么怎么樣好,就填了?!毙埳炝松焐囝^。
“OK,我同意一個人對于自己的認識是個長期的過程,我也經(jīng)常在否定自己呢?!绷_伯特笑了笑,“所以,我一直有個觀點,那就是年輕的時候,比如大學剛畢業(yè)兩三年的時候,你盡可以去嘗試不同的工作,去發(fā)現(xiàn)自己到底適合做什么。也就是說,你可以拿這兩三年去打水漂、去碰壁、拿時間換經(jīng)驗,反正機會成本不大,時間也還在自己手頭。但是,也就是這兩三年之內(nèi)你必須作出選擇,因為越到后頭,你會發(fā)現(xiàn)你越浪費不起了?!?/p>
小張認真地聽著,似乎有了些啟發(fā):“那您覺得我適合做什么呢?”
“這個我無法答復你。畢竟我對你了解不多,麗麗比我更有發(fā)言權。不過,我可以建議你去做個職業(yè)能力的測試,在網(wǎng)上可以查到很多這樣的測試題,書也有,包括你的性格適合什么工作等,都可以測一下。但是我不同意你剛才說的,自己喜歡跟人打交道就適合做銷售。你想想看,你說的喜歡跟人打交道,意思是說,喜歡跟所有類型的人打交道嗎?還是說,喜歡跟自己喜歡的類型的人打交道?”
“人當然是愿意跟自己喜歡的人打交道咯?!?/p>
“那好,我告訴你,選擇做銷售,你就要跟所有類型的人打交道,這由不得你選擇!你要陪他們吃飯、喝酒,萬一遇到些個別有用心的人,你還得擔待著,至少要費心思去婉拒吧。沒有人天生就喜歡喝酒吧?就算你喜歡,天天喝,或者過量地喝,你也不會喜歡,對吧?有句話叫,只看賊吃肉,沒看賊挨揍。你可能看到做銷售的同事每天在外頭風風光光,不一定看到他們在廁所里吐得腸子都要吐出來的樣子吧?不一定看到他們?yōu)榱耸湛?,受盡了人家的臉色吧?不一定看到登門拜訪,被人家前臺小姑娘轟出來的窘相吧?”
小張無語,發(fā)怔。
“你一定要把這些問題想透!我可以介紹幾個銷售同事跟你聊他們每天的工作內(nèi)容,然后你自己決定是否選擇去?!?/p>
“可是,如果我繼續(xù)做現(xiàn)在的事情,我覺得自己不能學到更多的東西了?!?/p>
“是嗎?真的是這樣嗎?”
“應該,應該是吧……”小張有些訥訥。
“我并不這么看。一個人是否能學到更多的東西,取決于自己是否挑剔自己的工作、找自己的碴。如果你足夠挑剔,你會發(fā)現(xiàn)自己還有很多的空間可以去拓寬。比如你做招聘,你是否有意識去學習更多的心理學知識?社會學知識?甚至星座、血型、相術這些東西?你是否了解過古人是怎么看人的?比如,諸葛亮有什么見解?曾國藩有什么見解?”羅伯特不斷地追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