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咳嗽——送您咳速停的法寶
對于寒性咳嗽,最簡單的是用溫開水沖服小青龍沖劑,每次服1~2袋,每日3次。
呼吸系統(tǒng)的許多疾病都有咳嗽癥狀,而中醫(yī)將咳嗽分為外感和內傷兩大類。外感中,風寒占多數(shù);內傷中,以虛寒或寒濕多見。寒性咳嗽有以下特征,其一是怕冷明顯,手足冰涼,甚至呼出來的氣都是涼的;其二,咯痰清稀色白;其三,舌頭顏色淺淡,舌苔白膩而潤。
對于寒性咳嗽,最簡單的是用溫開水沖服小青龍沖劑,每次服1~2袋,每日3次。對不喜歡藥物的朋友來說,我推薦一個綠色無污染的食療方:生蘿卜150克,蔥白6根,生姜15克,煮湯。趁熱喝后,蓋被子睡一覺或靜躺以出汗。每日2~3次。
也可以用穴位貼敷的方法治療咳嗽。取大蒜數(shù)瓣,搗爛成泥,敷于足底前1/3中間凹陷處的涌泉穴,外貼傷濕止痛膏,每晚更換。連用3~5天,即可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3.用這兩個穴位,孝敬身患哮喘的長輩
如何治療,才能輕松地解除“吳牛望月而喘”的煩惱呢?用生半夏、生南星、白芥子各30克,共研成粉,取其少量,加姜汁拌成糊,敷于天突、肺俞兩個穴位上,用膠布固定,每日1次。
中醫(yī)所說的哮喘,分為哮和喘兩種。其中哮是一種發(fā)作性的疾病,發(fā)作時,喉中哮鳴有聲,呼吸急促而困難,甚至喘息而不能平臥。而喘則是以呼吸困難,甚至張口抬肩,鼻翼翕動,不能平臥為特征。哮和喘的鑒別,主要看其有沒有哮鳴音。
寒氣是導致哮喘的主要因素之一。臨床上,寒性的哮喘表現(xiàn)為:呼吸急促,胸膈滿悶,面色晦滯帶有青色,或者是蒼白無華,痰少色白難咳,或者痰多而稀白,天冷或者受寒時發(fā)病,全身怕冷,手腳冰涼,口不干渴,不想喝水,或者想喝熱水。這些癥狀,讓不少朋友,尤其是中老年人很是煩惱。
如何治療,才能輕松地解除“吳牛望月而喘”的煩惱呢?用生半夏、生南星、白芥子各30克,共研成粉,取其少量,加姜汁拌成糊,敷于天突、肺俞兩個穴位上,用膠布固定,每日1次。天突穴位于胸骨上端的凹陷處,肺俞穴在第三胸椎下旁開寸處。臨床驗證表明,此法對寒氣導致的哮喘具有不錯的療效。
現(xiàn)在,我把方法教給了大家,請大家將其教給更多的朋友,特別是長輩,讓他們都能擺脫病魔的纏繞。孝心無價——有時候,送健康就是送上最大的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