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生此種公眾關注的,很大程度是繼得克薩斯州紡錘頂油田之后的最初一批真正的油井。1917年10月,它們誕生于沃斯堡西部昏昏欲睡的鄉(xiāng)村小鎮(zhèn)蘭杰鎮(zhèn)。蘭杰鎮(zhèn)的油井屬于意外發(fā)現:得克薩斯太平洋煤炭公司的工程師們在此勘探煤炭,結果卻發(fā)現了石油的蹤跡。小鎮(zhèn)的人們?yōu)榱俗尮俱@4口油井,給他們提供了2.5萬英畝的土地。第一口油井出產的只有天然氣,但是第二和第三口油井都是史無前例的高品質油井,出產的石油可供煉制高質量的汽油。開采狂潮由此奔涌而出。
蘭杰以及其他地方一系列小油井的發(fā)現吸引了幾千名外來者奔赴得州的油田。其中絕大多數變成了勞工,在鉆機下擔任“苦力”、拖曳油管或者在炎熱的天氣中鋪設彎彎曲曲遍布全州的管道。然而,也有許多人決定自己勘探石油,盡管迄今為止這主要是大石油公司的業(yè)務領域。喜好鉆探未知領域的行徑使這些人被稱為“獨立勘探者”或“瞎掘油井的人”。最早的獨立勘探者是在其他領域(棉花、畜牧或紡織品)賺到錢的商人,他們把石油看做是副業(yè)。
然而,這其中也有許多人是農場主,他們確信,而且是絕對確信,在他們未開發(fā)的土地下方儲存著石油。在得克薩斯州各地,一度以打井為生的人都被人們求著去嘗試勘探石油。其中有些人的確發(fā)現了一些油井。1918年,種植棉花的農場主S?K?福勒因為受到債主逼迫,不得不賣掉農場還債,在決定放棄之前想到要鉆口油井嘗試一下。他從一群同鄉(xiāng)那里籌集了1.2萬美元,雇了一名承包人,不久竟驚喜地鉆探到了石油,油井的產量為每天2 200桶。由此開始了圍繞得州北部巴克伯內特小鎮(zhèn)的開發(fā)狂潮。
正如經濟學家或許會說的,這一行業(yè)的進入壁壘很低。在最初那些年里,鉆一口1 600英尺深的油井的費用可能只要1萬美元,當地的一群商人完全可以利用自己的積蓄將這筆錢籌集起來。似乎誰都可以成為獨立勘探的石油業(yè)者,到20世紀20年代早期的時候,蘭杰鎮(zhèn)和巴克伯內特鎮(zhèn)繁盛時期誕生的所謂“野貓勘探者”已經組成了得克薩斯州商界增長迅速的一支新興中產階級。然而,以獨立勘探者的身份謀生可比單純鉆探一口油井復雜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