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流逝,6年之后,這個農(nóng)民―或者是另外一個聲稱是他的人―回來了。他又跟自己的妻子生活在了一起。村民拿馬丁離開時留在他們頭腦(那個時候,照相機還沒發(fā)明出來)的印象,與這個人的形象進行了一番仔細地比較。事實上在這兩種形象之間,一直都沒法徹底地對上號??雌饋硭拇_很像是那個當年離開此地的馬丁,但他到底是那個真實的馬丁還是冒牌貨,沒有人能夠下結(jié)論。而也正是這個問題把村民們分成了不同的派別①。就是如此,這部電影描述出了時間這位天使邪惡的一面。它作為表達獨特性的媒介的角色,恰好與它作為表達分歧的媒介的角色相一致。就好像是你需要時間去證實自己身份的前后一致,并且能夠被別人識別出是你自己一樣,你也需要通過時間才能夠去改變自己。正是在這個地方,你的獨特性突然變得并非那么穩(wěn)定了。這就是為什么即便你的頭發(fā)已然變得灰白,你的媽媽依然能夠把你認出來。因為,你的眼睛依然閃爍著同樣的光芒,從你還是一個小孩子的時候開始,你媽媽就認得出這種光芒。
所有的這一切都意味著,假如說那個到達工作地點時的人,與那個離開家時的人二者相同的話,這也只不過是在碰運氣而已?;蛘叻催^來說,在有關(guān)獨特性的這個問題上,假如說時間既有可能證實它也有可能顛覆它的話,那么在如此不起眼的一個“上班之旅”之中,的確存在著一種讓你發(fā)生巨變的風險。雖然它的確平凡無奇,但這并不意味著你自己的獨特性就不會跟你開玩笑。因為在上班途中,任何事情都可能會發(fā)生,從而導致你的這種獨特性發(fā)生改變:你可能在一場車禍中失掉一條手臂;閱讀一篇文章后改變了你原來的政治立場;或者接到一個電話,說你的工作已經(jīng)被轉(zhuǎn)移到另外一個國家去了。設想一下這個場景:在電視的畫面之中,人們正在走下一架飛機。他們剛剛擺脫了飛機引擎爆炸、失事或者是被成功劫持的危險―看著他們那種驚魂未定的表情,你就能夠認識到:這次飛行經(jīng)歷的確改變了他們。然而,這種改變也是能夠朝著完美的方向進行的:在這樣表面看上去千篇一律的旅程之中,你或許會在某一天陷入愛河而離開那個讓自己閃耀的舞臺呢。
結(jié)果教給我們的是這樣一個道理:事情變好與事情變糟,二者并非全都截然不同。而“上班之旅”恰好證明了這一點。假如事情如你計劃的那樣進展,那么,你算得上是一個幸運兒。法國哲學家雅克?德里達(JacquesDerrida)曾經(jīng)對此進行過總結(jié)。他說,除非你有可能改變自己的目的地,否則,你想要達到自己的目的地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在任何意義上來說,你想要完成這段旅程,都要受這兩種結(jié)果的支配,無論是否能夠抵達目的地都是如此。而且,除非所有的事情都一帆風順,否則你是沒法最終抵達目的地的。踏上一段旅程,僅僅意味著具備了“冒險的精神”,而這之中仍蘊含著偏離目的地的可能性。不管所使用的是什么樣的“地圖”,能夠生存下來才是最重要的事情。旅行者的保護神圣克里斯托弗發(fā)現(xiàn),他自己永遠都在被這種更加善變的妖魔所威脅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