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
擺平周勃、干掉劉長,充分證明了劉恒駕馭政權(quán)的手腕。但是這引起了他起先的寵臣賈誼的不滿。
賈誼憑什么要不滿呢?難道因為劉恒為了撫慰周勃等人的情緒,而丟卒保車,把他貶到長沙當太傅?顯然不是,我們知道賈誼是個忠心耿耿的家伙,就算劉恒要他死,他也會真心謝恩,不會有絲毫怨恨。他之所以對劉恒有意見,在于劉恒對文法吏的重用毀滅了他心中的政治理想。
雖然賈誼出自漢朝第一代文法吏廷尉吳公門下,深得吳公賞識。但賈誼究竟和吳公不同,他不是純粹的政客,而是一個有操守的知識分子,是講究尊嚴的士大夫,是充滿燦爛理想的文人,他的心靈和先秦貴族們息息相通。很顯然,這樣的人活在漢朝,是生錯了時代。
就在淮南王謀反被發(fā)覺這一年,賈誼曾經(jīng)被召回了長安,因為劉恒到底有些想他了。他風塵仆仆回到京城,正好是冬天祭完神的那一天,劉恒坐在未央宮著名的宣室殿接受完祭肉,心情很好,但同時也有點疑慮。因為祭祀完畢,他腦子里不免胡思亂想:如此煞有介事地搞祭典,到底有沒有鬼神來享用祭品???正在這時,賈誼來了。劉恒當即想問問這位大漢最博學的小伙子有關(guān)鬼神的問題。
忠臣賈誼立刻認認真真地給劉恒做了最詳細的解答。這家伙的腦子簡直像臺電腦,口沫橫飛,旁征博引,一直講到半夜。劉恒沒想到他這么能說,都聽傻了,不知不覺身子往賈誼身邊移去,生怕耳朵里漏掉了一個單詞。唐朝詩人李商隱曾經(jīng)寫詩評論過這件事說:“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diào)更無倫??蓱z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必焸湮牡鄄幻魇吕?,問鬼神之事而忽略百姓疾苦。這真是腐儒之談,要知道這世間除了政治之外,還有純粹不計功利的學問,劉恒問問鬼神,想探究自然世界的奧秘,有什么不對呢?我們祖國不就因為一直缺乏這種探究純粹學問的精神才導致落后的嗎?
劉恒究竟是個很有自尊心的皇帝,雖然聽得過癮,但在賈誼走后,仍然目眩良久,悵然若失,嘆道:“唉!我好久都沒有見到賈誼,自以為學問可以超過他了,哪知道他媽的還是差得遠?!彪m然很沮喪,但至少透露他一度是把能省的時間都省下來,相當用功學習,企圖超過賈誼的。這樣等賈誼來夸獎他的時候,就可以得意洋洋地說:“哪里有什么天才,我是把做愛的時間都用在學習上的?!北3挚炭鄬W習的優(yōu)良作風,這對一個身邊美女如云的皇帝來說,可以說是相當?shù)牟蝗菀?。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嫉妒的原因,總之在這次談話后不久,文帝立刻又把賈誼貶到梁國,當梁孝王的太傅,五年后,賈誼死在梁國,再也沒有回到他忠心的皇帝身邊。有時候我想,如果賈誼能像袁盎那樣偶爾拍拍文帝的馬屁,不要把才華展露得太囂張,文帝會不會一而再再而三地把他貶到外地做官。
壹
賈誼的一生事跡已經(jīng)簡略如上所述。但他的牢騷還要詳細談?wù)劇?/p>
其實賈誼雖然身在下郡,一顆紅心卻無時無刻不掛念朝廷。早在流放長沙的時候,賈誼就不斷地給劉恒上書,發(fā)表政治見解。比如在文帝五年,劉恒下令廢除了“盜鑄錢”的法令,讓天下百姓可以隨便自己鑄錢。因為漢朝初年仍然沿用秦朝的半兩錢,劉邦嫌這種錢分量重,命令改鑄莢錢。所謂莢錢,就是像榆莢一樣輕便的錢。這種錢既然輕,則很多枚才能當原來一枚的價值,所以造成了通貨膨脹,物價飛漲,一石米竟然要花一萬錢,也就是說,扛一麻袋錢才能換一袋米,老百姓怨聲載道。劉恒覺得這樣下去不行,于是下令鑄造四銖錢。按照漢代的換算,四銖大約相當于兩,也就是原來秦代半兩錢的三分之一,今天的克。比秦錢還是輕多了,可見以前的莢錢還遠遠輕于四銖錢。
劉恒放開政策,讓百姓擁有鑄錢的權(quán)利,也有他的道理。以前的錢是用銅鑄的,銅本身就是有價值的東西,不像鈔票,是用紙做的,一張一百塊的紙幣,本身價值遠不到一百塊。而一枚重四銖的銅錢,它本身攜帶的銅就和它的面值相當。所以讓百姓鑄錢,原則上是沒有什么問題的。但是,攫取利潤是人的天性,也是社會發(fā)展的動力,任何力量也阻擋不了。即便在現(xiàn)在,法律嚴令禁止私人鑄幣,仍有不少人以身試法。何況法律還允許呢?因此,鑄錢的人都拼命往錢里摻雜鉛、鐵這種相對來說價值低的金屬,讓這些劣幣在市面上流通。只有這樣,鑄錢才會有利潤。否則,花去的銅和錢的面值相當,誰還會去浪費時間鑄錢,那不是傻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