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08 艱難抉擇:伶仃洋鴉片基地的確立(3)

洋行之王 作者:劉詩平


最先進入伶仃洋長期停泊的,正是馬地臣管轄的船只“墨羅佩號”和“尤吉尼亞號”,它們均系1821年被廣東官府從黃埔逐出。當年11月,“墨羅佩號”和“尤吉尼亞號”駛離黃埔進入伶仃洋后停泊下來,存放從印度運到的鴉片并供前來交易者提貨。

隨后,麥尼克行和顛地行的一些大鴉片船也都來到了這里。這些浮動倉庫式的大鴉片船,被稱為躉船,“每1680斤為一躉,約300躉為一船,故名躉船”。這些躉船船體寬大,同時配有精良的武器裝備及戰(zhàn)斗人員。

可是,將這些巨型鴉片船停在這里是否行得通,一時尚無法完全看清。棧租、維持費、水手的工資以及昂貴的保險費,使開支不堪重負。馬地臣寫信給他的加爾各答代理人說:“在‘墨羅佩號’初次出航的時候,我們的鄰居完全不替它保險??墒?,幾個月的經驗的結果,使他們的態(tài)度幡然改變。當時(1822年7月),加爾福先生(Mr.Calvo)的‘克羅加號’所付的海上保險費是1%,然而就是目前減低到0.5%的保險費,照我們看,連同棧租,也是這種貿易不勝負擔的一筆開支”。因此,馬地臣等鴉片商人此時依然沒有確定將伶仃洋作為鴉片基地。不過,任何替代辦法都有它的局限。到了1824年貿易季度,伶仃洋實際上已經成為一個固定的鴉片走私基地。鴉片走私船停泊伶仃洋成為慣例。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