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工作空間(9)

迷失 作者:無科林·埃拉德


很多建筑師都知道,遵循什么樣的原則能夠讓人們容易在建筑中找到道路。但是,這些原則有時必須讓位于建筑上的其他考慮,例如經濟甚至美學方面的考慮。在這個時代,很多城市所尋求的建筑師,都需要有能力設計標志性建筑物。這些建筑物會產生可辨識的地標,甚至吸引好奇的游客。相比之下,把建筑物設計得讓人們不會輕易迷路的實用主義需求,只能作為微不足道的考慮因素。實際上,近年來一些最引人注目的建筑,或者是充滿彎曲的弧線,或者是具有很多斜角的晶體狀外觀,盡管它們?yōu)槌鞘械奶祀H線增色不少,但它們都不利于人們在建筑物內找尋道路。在這些情況下,補救的方法往往是使用精心布置的標志,以及標明所在位置的地圖等圖形指示,來引導建筑物的使用者。這些類型的地標與空間標志,可以出色地彌補設計不佳的空間在考慮用戶心理方面的不足之處。也有一些特殊機構需要專門設計建筑物的定位支持系統,特別是在醫(yī)療康復部門,因為患者或探訪者如果走錯了方向就會產生很大的心理壓力,在緊急情況下甚至會造成生命危險。

-

了解我們對空間的認知如何影響我們行動與休息的方式,這常常可以造成對社會活動的控制。在商業(yè)建筑中,例如超市、百貨商場和大賣場中,都可以找到利用空間設計原則的很多例子。在百貨商場,不同類別商品的陳列可以設計得如同為某一戲劇情節(jié)布置舞臺,只不過在這一幕戲劇中,主角是由顧客扮演的。化妝品會被特意擺放在其他裝飾品旁,例如首飾和錢包旁邊。男士運動裝的擺放要遠離女性在宴會上穿的黑色小禮服。

餐飲區(qū)的陳列與設計也應設法對顧客的行為施加影響。百貨商場的所有者希望拿著錢包的顧客在商場中逗留得越久越好,然而餐飲區(qū)的設計目的則是避免顧客在此過久逗留。餐飲區(qū)的區(qū)域通常都是非常開放的,在就餐區(qū)域外圍的過道非常寬敞,目的就是把人吸引到收銀臺。餐飲區(qū)通常燈光明亮,帶有天窗,天花板很高。餐桌的設置方式也只適合不超過兩個人一起就餐。這樣設計的效果就好像是郊區(qū)別墅那過分造作的門廳一樣,會讓人們匆匆掏出錢,狼吞虎咽地吃完飯,然后迅速回去購物。我們可以想象一下坐在開闊的大草原上吃午飯的原始人,這或許是更好的類比。這個原始人毫無疑問面臨著成為其他動物的午餐的危險,而不是享用午餐的愜意。同樣,在餐飲區(qū),為了餐后甜點而逗留也是不現實的。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