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或許不可避免會受到傷害,但是我們卻可以努力提高自己對危險的應變能力。如果你對預防傷害抱有消極的態(tài)度,認為"它不會發(fā)生在我身上",那么你應該改變這個想法。據衛(wèi)生部統(tǒng)計,平均每十萬人中每年就有6286人死于各種傷害,占所有導致死亡疾病因素的11%。讓我們一起行動,遠離傷害。
中暑
夏季由于氣溫高、出汗多、室內外溫差大,很容易中暑。中暑的初期癥狀包括乏力、頭昏、心悸、胸悶、口渴、大汗,繼而體溫升高到375度以上,伴有面紅、惡心、嘔吐,嚴重的會有嚴重高溫、昏厥、抽搐等癥狀。
輕度中暑時,應立即撤離高溫環(huán)境,如進入一個溫度保持在25度左右的舒適房間。如在室外,要到一個有遮蔭、有小風的地方。多補充些清涼含鹽的水并休息。通常兩三小時就能恢復。
如果發(fā)生嚴重高燒,用涼水浸泡過的毛巾或冰袋敷腦門、腋下、大腿根部來物理降溫,并可用冷水擦全身。也可用風扇降溫。
如有懂中醫(yī)的人在場,指壓足三里、曲澤穴、人中等也是有效的急救措施。
如果高熱不退,或有昏厥、抽搐等嚴重癥狀,應立即前往醫(yī)院治療。
誤服藥物的急救辦法
劇烈的嘔吐、腹瀉,同時伴有中上腹部疼痛,這是誤服藥物者的典型癥狀。誤服藥物者常會因上吐下瀉而出現脫水癥狀,如口干、眼窩下陷、皮膚彈性消失、肢體冰涼、脈搏細弱、血壓降低等,嚴重者可致休克。
誤服藥物的家庭急救
催吐:如藥物吃下去的時間在半小時至1小時內,可采取催吐的方法。立即取食鹽20克,加開水1000毫升以上,冷卻后一次喝下。如不吐,可多喝幾次,迅速促進嘔吐。亦可用鮮生姜100克,搗碎取汁用1000毫升溫水沖服。有的患者還可用筷子、手指或鵝毛等刺激咽喉,引發(fā)嘔吐。
解毒:如果是吃了變質的魚、蝦、蟹等引起的食物中毒,可取食醋100毫升,加水200毫升,稀釋后一次服下。若是誤食了變質的飲料或防腐劑或其他藥物,最好的急救方法是用鮮牛奶、雞蛋清或其他含蛋白質的飲料灌服。
在上述搶救措施進行過程中,應斟酌病情,撥打120急救電話。在治療過程中,要給病人以良好的護理,盡量使其安靜,避免精神緊張,注意休息,防止受涼,同時補充足量的淡鹽水。
燙傷急救三步走
很多人不知道燙傷后如何處理,燙傷后不及時就醫(yī),往往延誤病情,造成創(chuàng)面持久不愈。發(fā)生燙傷后,很多人都習慣用牙膏、紫藥水或紅藥水涂抹,用毛巾包扎,其實,這些做法都是不恰當的。
正確的處理方法應該分三步走:
第一步:如果燙傷皮膚未破,先要用冷水沖洗,其目的是止痛、減少滲出和腫脹,以避免或減少水皰形成。沖洗時間應在半小時以上,到停止沖洗時不感到疼痛為止。需注意的是,沖洗結束后,為防止感染應避免再次接觸冷水。另外可在沖洗的冷水中放少許鹽,有止痛消腫作用。但如果燙傷處的皮膚已破,則禁止用冷水沖洗,以防感染。
第二步:小心脫掉衣物,脫衣物時要避免碰到燙傷處。
第三步:將燙傷處的皮膚拭干,并在創(chuàng)面涂些油膏類藥物,再適當包扎1~2天。要注意的是,面部不要包扎,燙傷處皮膚應保持清潔和干燥。如有小水皰形成,注意不要弄破,應讓其自行吸收;如果水皰較大,須到醫(yī)院讓醫(yī)生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