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 年11 月,安佩克斯公司(Ampex Corporation )向世界推出了盒式磁帶錄像機。憑借安佩克斯的專有技術,這種盒式磁帶錄像機對視聽傳播產生了深遠影響,從總收入額上看,堪稱那個時代所引進的最成功的消費電子產品。它在當時被戲稱做“集成電路豬”,因為它所使用的集成電路比當時其他任何一種產品都多。作為圖像處理、電視、顯示器和微電子產品發(fā)展的主要推動力量,盒式磁帶錄像機推動日本成為了世界上第二大經濟強國。盒式磁帶錄像機的各種元器件的批量生產技術,進一步催生出了機器人技術的全新概念和制造業(yè)的自動化。同時,事先錄制好的磁帶不僅成為了好萊塢電影最大的市場,還把自由世界的生活水平暴露給東方集團的各個國家,最終導致了柏林墻的倒塌。
可惜的是,盒式磁帶錄像機并不是由美國制造的。該產品被美國工業(yè)所摒棄,卻被日本借機竊取了。這是美國國際競爭力的一個重大轉折點。雖然這個損失的全面影響尚未被覺察到,但是卻正在筑成一個重大問題,全面影響著美國的工業(yè)基礎。在將近40 年后的今天,美國沒有為恢復其地位而有所作為。相反,美國的工業(yè)基礎同它的創(chuàng)新能力一道持續(xù)下滑。
1988 年11 月美聯(lián)社發(fā)布的如下新聞稿說明了當時人們的心態(tài):
(美聯(lián)社消息)一場關于美國工業(yè)未來的爭論正在芝加哥的郊區(qū)進行。在這里,該國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家電視制造商受到華爾街的攻擊。真利時電子有限公司正受到華盛頓、硅谷和外國資本的密切關注,因為它的生死存亡將影響美國高技術的未來。擅長股市投機的兩個紐約人要求真利時的股東在12 月4 日前決定是否將該公司的首席執(zhí)行官從董事會開除。華爾街的套利者則表示要甩掉真利時賠錢的電視業(yè)務。
真利時曾經是參與建立美國高清電視標準的公司之一,為該產業(yè)的潛在發(fā)展貢獻了重要技術。但是當那些重要貢獻得以實現(xiàn),高清電視和數(shù)字革命也成為現(xiàn)實時,真利時作為一家美國公司卻不復存在了;它已于1996 年被賣給了韓國的LG 電子,賣出的價格僅僅是現(xiàn)在一個單基色顯示屏制造廠價格的幾分之一。今天,沒有一臺電視機是美國制造的。
美聯(lián)社的這則消息還揭示了其他一些有趣的觀點。它說真利時與芬蘭一家叫做諾基亞的公司并駕齊驅,是世界上第13 大彩色電視制造商。它還指出,“對于外行人來說,突然闖入電視業(yè)務就像試圖跳到一列正迅速奔馳的列車上一樣”, 這就是為什么“眾多像IBM 這樣的大公司都沒有開始制造電視,盡管他們公開聲明美國在該產業(yè)中地位的重要性”。在評價美國的另外一家試圖投資于電視制造業(yè)的公司時,西爾森—雷曼—哈頓公司的史蒂芬? 巴羅格一語中的:“為了國家的利益,需要投資;為了股東的利益,不能投,因為股票會直線下跌。”
但是同樣的故事還有它的另一個側面。諾基亞在該公司的簡介中指出,它的消費電子產品包括計算機、電視機和收音機在內的發(fā)展要經歷長期而曲折的道路,為此要付出昂貴的代價。但隨即又補充道,電子行業(yè)“為電信業(yè)鋪平了道路”。諾基亞主要憑借其手機業(yè)務的成功,在2008 年1 月的市值達到了1 400 億美元。在同一個月,曾經是世界第二大手機供應商的摩托羅拉(Motorola),剛剛開始涉足無線通信業(yè)務,并且直到后期才成為諾基亞的一個最強大的競爭對手,它的市值僅230 億美元。
真利時和摩托羅拉競爭缺乏實力的事實,在很大程度上大致折射出美國的競爭地位在此期間發(fā)生的變化。早在真利時退出電視業(yè)務之前,1974 年,摩托羅拉就把它的夸星(Quasar )電視業(yè)務賣給了日本的松下公司。摩托羅拉之所以在半導體制造業(yè)投入重金,部分原因是要支持它的通信和電視業(yè)務。到1989 年,它已經成為世界上第四大半導體制造商。但是在1999 年,為了減少在周期性較強、資本密集的半導體業(yè)務中的股份,摩托羅拉把它的半導體元器件部門在一次管理層收購中剝離出來。這次收購主要由得克薩斯太平洋集團(Texas Paci.c Group),一家私人股本公司提供資金。結果,安森美半導體(On Semiconductor )作為模擬、標準及邏輯元器件的一流制造商,開始了運營。然后,摩托羅拉于2003 年決定從它其余的半導體業(yè)務中分離出來。它建立了飛思卡爾半導體公司,該公司于2004 年成為了一家上市公司。兩年后,飛思卡爾公司被一家私人股本公司收購。現(xiàn)在,飛思卡爾公司為它新成立的半導體業(yè)務所建的制造廠中,有許多都歸亞洲的鑄造廠所有和運營。
最后,到了2008 年的第一季度,經歷了手機業(yè)務中的動蕩與挫折,再加上來自投資者追求更大收益的壓力,摩托羅拉表明意向,要將這些業(yè)務出售,此時正值馬丁? 庫珀(Martin Cooper )——摩托羅拉通信系統(tǒng)部經理、手機的發(fā)明者,打出第一通手機電話整整35 周年。
多年來,投資者為在業(yè)務中取得滿意的收益,對真利時和摩托羅拉都施加了壓力。在美國,消費電子產品、顯示器和半導體制造業(yè)的利潤之低已眾所周知,制造業(yè)資本投資需求也不利于取得令人滿意的資金回報。所以,當美國的一些公司得出結論,認為他們應該使自己甩掉這些領域的業(yè)務時,美國的其他公司對進入這些領域感興趣的也很少。然而,在這些產業(yè)中發(fā)展基礎設施的亞洲公司卻拾起了這些看似不景氣的行業(yè)。某些產品,如半導體,引起他們興趣的是該行業(yè)中的制造技術。對其他產品,包括消費電子產品和顯示器,他們則想擁有整個企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