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細節(jié)的地方會有所不同,但大致情況是一致和明確的:
1 收入和財富在美國是高度集中的,稅收沒有顯著改變這種集中狀況。
2 當前存在的不平等是與至少從美國內戰(zhàn)開始的不平等高度一致的。
3 雖然個體有機會改變在這一不平等系統(tǒng)中的地位,但過去的大多數改變都是在個體經由經濟機遇而導致地位上升的情況下發(fā)生的。相對地位并不容易改變,而當其發(fā)生變化時,經常是略高于或略低于其父母的地位。
4 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職業(yè)系統(tǒng)相比以前(工業(yè)領域更少的工作,更多服務性質的工作,在各種職業(yè)中更少的機會)發(fā)生了巨大變化,這與之前的社會相比,帶來的是更少的上升機會。
5 在20世紀晚期,許多新機會諸如計算機和通信革命不斷產生。許多大學生畢業(yè)后進入新生職業(yè),并發(fā)現這里能比其父母拿到更高的薪水。然而大多數年輕人發(fā)現受雇于這些能提供較高薪水的職業(yè)面臨著這樣的前景,即需要接受在階級結構中比其父母更低的地位。
何為社會階級
一個人所處的階級很容易被理解為一個人在社會階級結構中的地位。一個人的階級地位取決于經濟標準,兩個很容易被理解為經濟標準的要素是收入和財富。任何一個階級結構都有許多地位或等級。社會學家們在關于美國階級數量方面有不同的說法--有些社會學家將人們劃分為兩個階級,而有的則多至12個。一個人在哪里畫一條線并聲明"這里是一個階級"取決于一個人想要知道的內容。例如,羅西茲(Rossides,1989)確立了五個階級:上等階級、中上等階級、中下等階級、工人階級、下等階級。而哈林頓對三種階級感興趣:窮人階級、非富人階級、富人階級。一些社會學家通過職業(yè)等級檢驗階級,例如:商業(yè)行政主管、專家、經理、白領、藍領以及非技術工人。卡爾·馬克思有時強調兩個階級: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資本家階級和工人階級。在其他情況下,馬克思為了進行更細致的劃分將其分為更多階級:金融資本家、工業(yè)資本家、小資產階級、工人階級、無產階級(未被雇用、無生產力、沒有可出賣的技能)。
無論如何定義,階級在社會學中都有豐富的含義。它與在社會組織中的地位相似。例如:一個人的階級越高,他所擁有的權力就越大。擁有高等級意味著一個人可以比那些等級低或生活在貧困中的人能更經常地影響經濟和政治秩序。經濟社會中,一個人階級地位越高,他實現自己意愿的可能性就越大。這樣的調研始于20世紀50年代對那些名列前茅的美國公司擁有多少權力--從決定整個團體的未來到影響美國外交政策--的研究。在這一譜系的另一端,我們所知道的關于所有社會中貧困者的一點是:他們沒有權力去掌控他們的經濟命運,他們的生存取決于其他人,他們幾乎對經濟和秩序的發(fā)展方向毫無影響。他們基本不去投票,因為他們最有理由相信他們的投票確實不起作用。
階級帶來了聲望--或者缺少聲望。高地位帶來了進入"正確的"俱樂部的許可權、他人的贊許以及公眾的認可。它帶來了購買代表重要地位的商品(昂貴的轎車、鉆石項鏈、訂制服裝、寬敞的住宅)的機會。在階級結構中地位低的人被認為是受輕視的、不誠實的、受同情的。低社會地位并不難被發(fā)現,除非人們并不關注它。在一個階級如此重要的社會,階級地位競爭"建立了尊嚴的競賽"--一個戰(zhàn)勝他人贏得"自我尊重"的努力(Sennett and Cobb,1972)。
當然,階級地位影響一個人在日常生活中的特權,或者馬克斯·韋伯所謂的"生活機會"或機會。階級影響教育機會、生活期望、健康、職業(yè)定位、婚姻滿意度、營養(yǎng)、生活水平、職業(yè)和空間的流動。階級影響到關于我們的子女的所有問題,影響到我們退休后生活的質量。階級同樣影響一個人是否因犯罪被逮捕,以及一旦被捕,能否拒絕被囚禁、訴諸法庭、被證明無罪和受到嚴肅的審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