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文化(2)

社會學的意蘊 作者:(美)喬爾·M·卡倫


文化把我們與那些我們沒有與之互動的人們區(qū)別開來。離群索居會使人們產(chǎn)生關于所處世界的獨特觀點;當互動逐漸超出既定的組織邊界時,這種獨特性就很少產(chǎn)生。通過互動,我們的文化變得越來越像我們周圍人的文化。

文化是社會遺產(chǎn)

我們進入的社會組織已存在很長時間,組織中擁有權力的人將他們長期以來所建立的"真理"傳授給我們, 使我們成為其中一員,由此社會組織才能延續(xù)。文化是社會性的遺產(chǎn),它由在我們出生之前就存在很長時間的觀念組成。例如,我們的社會歷史超過了任何個體的生活,經(jīng)過長時間發(fā)展的觀念被傳導給每一代人,"真理"早就被根植于先人的不斷互動之中。這種例子到處都有:成功的人們必須有大學文憑;女人應結婚和生孩子;浪漫的愛情應是婚姻的基礎;掙錢是鼓勵人們工作的最好方式。每個孩子受家庭、學校和社區(qū)文化所教導--這些社會組織就是文化的載體。我們被社會化了,這體現(xiàn)在下面這些事情上:我們接受那些"了解得更多"的人的觀念,那些在一個文化共同體中生活了很長時間的人,悠久的傳統(tǒng)、關于上帝或科學的觀念,等等。正式組織也有歷史,就像共同體和一般的群體一樣。我們可以貢獻我們的觀點,但我們總是被強大的力量--文化--所阻擋,那是我們進入既定的場景之前就發(fā)展起來的。如果我們想繼續(xù)與社會組織中的其他人互動的話,我們便沒有選擇,只能接受。

在我們生活的周遭會有一些人試圖脫離文化的約束。擺脫了一定的文化約束就意味著孤立無援、被社會組織所排斥,在某些社會里它甚至意味著被囚禁或者判死刑。拒絕組織關于正確的行事方式的界定就是拒絕組織本身。因此,若是一個人想要脫離一個組織,他就要做好被這個組織孤立以及加入另外一個組織的準備--當然,他所加入的新的組織所擁有的文化是不一樣的。

我們可以改變社會組織并促進文化變遷。然而,每一個組織都有其定義世界的方式,都有一套思維方式、一套規(guī)則,鼓勵它的成員分享,同時也期望新的成員加入。我們在大學的時候可能秉持一種相對激進的立場,但在畢業(yè)后我們進入職場--或者去教中學,或者到某一公司就職--我們的信念就隨之發(fā)生了改變,因為我們?nèi)找孢h離了之前在大學里與之互動的人們。我們其中一些人可以離開我們的社區(qū)甚至我們的社會,進入新的領域。舊的文化將逐漸被新的思想和規(guī)則代替。這對于我們大多數(shù)人是困難的。我們時常猶豫自己是不是要從一套真理體系中脫離,去學習一種新的方法、新的文化。"我想我已經(jīng)過時了"是很多人的感受。

總之,文化是一套共享的觀念,是人們在社會互動中發(fā)展和學習的一套觀念。實際上,我們發(fā)現(xiàn)可以把這套觀念劃分為三類:(1)什么是真的(我們的真理);(2)什么是值得做的(我們的價值和目標);(3)什么是行動的正確方式(我們的規(guī)則)。在這一背景里,文化被定義為人們共享的真理、價值、目標和規(guī)則,讓我們依次進行討論。

文化、亞文化與反文化

很多社會學家認為文化這一術語的含義是指整個社會中的人們所共享的看待事物的視角--用于整個社會中的人們分享觀點,然后援用其他術語來表達社會中所存在的文化。這些術語通常有亞文化、反文化、群體文化以及主流文化。一些族群也都有自己的亞文化,例如非洲裔美國人以及猶太人。亞文化不是指其所屬共同體的文化是"次等的"。沒有社會學家使用這個術語的時候表達的是這種意思。"亞"的意思是"內(nèi)部的",而不是"次等的"。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