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上印尼航空的班機,剛在商務艙坐定,接過空姐遞上來的英文《雅加達郵報》(jakarta Post),信手一翻,發(fā)現(xiàn)最后一版右下角黃字套紅的"中國石油(China Petroleum)"幾個漢字分外奪目。原來這是"中國石油"在并購了德溫能源(印尼)有限公司(Devon Energy Indonesia)以后,將該公司改名為"中國石油國際(印尼)有限公司"的啟事??磥碛械闹袊疽呀?jīng)在印尼捷足先登了。
傍晚前抵達雅加達(Pjakarta),在市內(nèi)一家酒店住下以后,順手打開電視,除了中國中央電視臺的節(jié)目以外,還意外發(fā)現(xiàn)當?shù)匾患医蠱etro TV的電視臺正在播華語《美都新聞》。主持人是一位楚楚動人的華裔于小燕小姐,操著略帶南方口音(southern accent)的普通話,半個小時的節(jié)目從國際、國內(nèi)到印尼僑社消息,應有盡有。第二天我與印方接待單位的總經(jīng)理談起我的"發(fā)現(xiàn)"。這位老總介紹說,面對全球化的時代,印尼政府正在努力使中文與英文、日文具有同等的地位。所以,印尼許多學校已有中文教學,中文補習班(after school Chinese class)可以自由開辦,大學里也可以設(shè)中文系(Department of Chinese Language)。目前中文課本(Chinese textbooks)在各大商場隨處可見,中文報刊雜志已經(jīng)在一些大中城市出版發(fā)行,雅加達和泗水urabaya)等地開設(shè)了中文書店。好像為了印證他所說的話,我們中午來到了一家名叫"一樂"的中餐廳就餐。這位曾經(jīng)多次去過中國的先生一邊吃,一邊向我展示他會說的幾個中文短句。他認為中文非常重要,但其中有三句尤為重要。不出所料,第一句就是見面打招呼的"你好"。但他所說的第二句使我略微有點意外 "我愛你",這句我們中國人輕易說不出口的話,不知這位老兄在什么場合使用。至于這第三句,他一邊拍自己的肚子,一邊吃力地卷舌說:"吃飽了!"據(jù)說這第三句非常關(guān)鍵,否則好客的中國主人會不斷地上菜,到時候不吃有點兒不夠意思,剩下了也不大禮貌。與雅加達相比,旅游勝地巴厘(Bali)的中文曝光率(exposure)就更高了。一到機場,我就發(fā)現(xiàn)一家免稅店內(nèi)打出了"全場8折"的中文促銷廣告,只不過這幾個字很像是火柴棍拼出來的,估計是寫字的人照貓畫虎描出來的。另外一家店門口豎著一個牌子,上面用中文寫著:"免費,文華中文旅游指南,內(nèi)附各地街道圖。"原來《文華》是當?shù)芈糜钨Y訊月刊,專門為來巴厘島的中國人服務。《文華》的主辦人陳寶青先生在《編輯者的心聲》中寫道:
我們?nèi)A人來巴厘島旅游的不是很多嗎?為什么英文、日文的一大堆,就偏偏沒有我們中文的旅游資訊刊物?只因為機緣巧合聽到旅客的這么一句話,使《文華》成為巴厘島出版的首份中文旅游刊物。有了這份中文報紙,中國人在巴厘島旅游就方便得多了。在街上走走,中文招牌也隨處可見。最多的是"自動提款機"這幾個字,保證游客不缺現(xiàn)金花。當然,也有一些招牌看上去是漢字,但卻讓人懵懵懂懂:"大芽菜局",估計是一家日本餐廳。如果對"大芽菜局"里賣的什么佳肴不大肯定,不妨順著另一塊指示牌去品嘗"粥"、"面",雖然不是山珍海味,但保證出門的中國人吃著舒心。
Corner of Cultural Quote
文化小品部落格
最好相信眼睛,別相信耳朵(It is better to trust the eyes rather than the ea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