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首《少年游》以寫景起調(diào),葉紅煙青,雖然極盡絢爛,但是細品下又可覺出凄涼。
深秋時分,楓葉再紅也躲不開凋零落地的命運,煙霧雖美,但上升中也總會縹緲散去。人世間的事情總是美到極致便會悄然凋零。思及至此,蔣捷的身世之感自是不言而喻的了。
晚年的蔣捷心情復雜,寫下一首聽雨詞。
然而,他聽的不是雨,是寂寞,他在追思自己一生顛沛流離的生活。
他寫的也不是雨,是自己凄風苦雨,動蕩不安的一生。他要將縈繞在他心頭多年的愁緒一并從筆尖噴薄而出。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云低,斷雁叫西風。
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這首《虞美人》從聽雨入手,將蔣捷一生的境況一一表現(xiàn),通過時空的跳躍,把他這一輩子的心事都融匯在了里面。人生,不過就是在時間這個舞臺上,演繹戲臺上才有的劇情。不然,為何正是春風得意、意氣風發(fā)時,命運的軌跡突然急轉(zhuǎn)直下,將他送入暗不見底的深淵呢。
從此,再沒有燈紅酒綠的逐笑,也不會再有那風光無限的青春,一切來去都太過匆匆,甚至匆忙得令人懷疑,這是否就是自己曾經(jīng)刻骨銘心經(jīng)歷過的歲月。
撫今思昔,百感交集,蔣捷在太湖小舟上看湖面上落下的纖纖雨絲,他是否還會記起當年談笑間便奪得魁首,又是否能料到來日雙鬢斑白時,依然躲在這船艙中聽雨。
看雨聽風,人生在離亂后逐漸憔悴。
"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從舊時的自己到而今的自己,在嘗遍悲歡離合后,對待世事的態(tài)度已心如止水,波瀾不驚了。這首詞所寫的不僅是蔣捷個人從風光到衰老的歷程,也可透見到南宋從興盛到衰亡的嬗變軌跡。
他在說自己,又何嘗不是在談時代?
人生是一本太過倉促的書。有時候,倉促間還來不及細讀,一切就早已雨打風吹了。
蒼茫大地踽踽獨行,回首間,想再看一眼年少的自己,風光的故國,已經(jīng)不能夠了。
有時候,一轉(zhuǎn)身,就是一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