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序 誰敢說這不是勇敢?

螢火寂寂流年傷 作者:何處聽雨


寫這本書的靈感,萌生于今年早春北上探友的列車上。在有些枯燥漫長的旅途中,我忽然憶起要探訪的那位朋友的感情經(jīng)歷。枕著火車車輪壓過鐵軌的聲音,我把當時的一些感觸記錄在手機的備忘錄里。就是偶得的這幾簇零星火花,逐漸豐滿成一個全新的故事。

我和那位朋友相識于莫斯科,那個時候,我們是一間寢室的室友,像很多女生一樣,時常分享感情上的小秘密。尤其是在漫長的冬日夜里,看著窗外被樓體燈光映得微白發(fā)亮的雪片,那些彌散著浪漫或傷感的片段,便很自然地被我們聊起。

我知道她和他的男友相識很早,初中便有些青澀朦朧的兒女情愫,在說與不說之間縈繞。比起許多人的初戀經(jīng)歷,朋友說,他們相愛,他們相知,卻,又是那么天差地遠的兩個人。有時她會覺得,自己的性格反差極大,即使認識那么多年,有時她仍會懷疑,自己和對方到底是不是應該走在一起,是不是可以一直走在一起。他們兩人多年的交往過程并非坦途,何況如今又遠隔天涯,不安的情緒時常讓她困擾。

有關(guān)個人隱私的內(nèi)情不便詳談,只能說我必須承認,不管從個性、愛好還是經(jīng)歷的角度去看,他們或許真的“不十分適合”。但是,今年秋天,他們舉行了婚禮。

如果要問我,朋友的這段感情最讓我感動的地方,不是十多年的堅持、不是年少時純白的浪漫,而是,他們彼此明明知道,自己和對方有那么多不可調(diào)和的差異,明明知道也許會因為這些差異而感到痛苦,卻仍然有勇氣相愛相守。

有人曾經(jīng)說過,每個人在遇到命中注定的愛人之前,都只是一個不完整的圓,當他找到屬于他的另一半圓后,他的人生才得以完整。

可是,世上真的有完全契合的兩個半圓嗎?當愛來襲,如果相愛的兩個人,不能百分之百拼成一個完美無缺、嚴絲合縫的圓圈,是不是就要選擇放棄?

我堅信,大多數(shù)人的答案是否定的。

明明知道,一定要在一起的話,就必須彼此“磨損”掉并不吻合的部分,也還是忍不住想要和自己心儀的那一半相守。于是在愛情里,從來都不光充滿了甜蜜和幸福,還會有摩擦,甚至會讓彼此痛到哭泣,從眼睛到心尖,都流淌出咸咸的淚水。

這不是個“佳偶天成”的故事。

并非所有少年的花季雨季,都洋溢著“為賦新詞強說愁”的氣息。就像從12歲的某個夜晚起就不再相信幸福存在的韓崢,被迫扛起守護殘疾弟弟職責的米蘭,還有那個被束縛在輪椅里、連微笑都讓人心疼到無以復加的米楊,他們的悲哀是那么沉重而真實,無法忽略甚至無法掩飾。

所以那個冷漠驕傲的韓崢,挺直的背影總讓人一眼洞穿他內(nèi)心的孤單柔軟;那個世故現(xiàn)實的米蘭,一直對記憶中那個病弱倔強的少年念念不忘!

他們不合適、從來都不合適。上一代的情感糾葛,早早就終結(jié)了他們純真無憂的童年,讓短暫的美好回憶被之后似乎永無休止的冷戰(zhàn)替代。而突然有一天,當那道看似寒涼透明的硬壁轟然倒塌,飛揚的琉璃塵屑里,真實的情感和自我終于呈現(xiàn)在彼此面前。

即使在明白彼此的心意后,他們也從來都不夠自信,甚至還會對充滿不確定的未來產(chǎn)生惶恐。

但,誰又敢說他們不勇敢!在明知道命運對自己毫不偏愛的情況下,他們的愛也從未停止!

勇敢的不只是韓崢和米蘭,還有那個因太過懂事而變得“什么都不敢要”的米楊。之所以塑造這個人物和他的故事,所要傳達的是這樣一個想法:獲取幸福最重要的一步,是伸出自己的手。即使會被小刺扎傷,可只有伸出手去,才有可能采擷到美麗的玫瑰。

我們遺憾,在經(jīng)歷了那么多的磨合與試煉后,韓崢與米蘭的圓,最終沒有合為完整!

可我要說,這不是個悲劇的結(jié)尾。

他們還有那么長那么長的人生。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