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子捅大后,不僅威脅到蔣介石受降、接收的如意算盤,使得蔣介石和戴笠怒火中燒,而且也把大漢奸陳公博逼得氣恨交加,起而對抗。
陳公博對周佛海瞞著自己與重慶暗中聯(lián)絡,早已察知并心存不滿,且早已認為周鎬是周佛海的親信。如今周鎬這么一折騰,陳公博便料定是得之于周佛海的指使。陳公博一是擔憂自己的性命,一是咽不下這口氣,便暗中策動在偽中央軍校任教育長的親信何炳賢帶領學生反擊。
以步槍、重機槍和野戰(zhàn)炮武裝起來的偽中央軍校的學生兵分兩路,一路在頤和路設置崗哨,封鎖路口,保衛(wèi)陳公博公館;一路往新街口及西流灣等處,嚴密包圍了儲備銀行和周佛海住宅。周鎬一方亦堆筑起沙袋工事,準備角力。
周佛海見事情鬧到這個地步,怕累及自身,一邊想法制止周鎬,一邊打電話給陳公博要求溝通。陳公博怒氣沖沖地說:"你可以到我這里來,向集合在這里的一千多名軍校學生說清楚周鎬行動的真相!"末了又補充說:"我可以保證你的安全。"于是乎所謂"上海市行動總指揮部總指揮"向剛卸職的偽"政府主席",或者說一個大漢奸向另一個大漢奸登門謝罪去了。
周鎬于18日被岡村寧次的參謀小笠原中佐抓捕,南京指揮部亦被取締。周鎬后被轉交戴笠關押審查。
周鎬身陷囹圄,自忖何罪之有 由此對軍統(tǒng)和國民黨心懷怨恨,經(jīng)中共地下黨員徐楚光引導棄暗投明,后在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yè)中光榮獻身。這已經(jīng)是題外話了。
周鎬之后,由一個叫任援道的以"先遣軍司令"的名義維持南京"治安"。此公原身兼?zhèn)蔚谝患瘓F軍總司令、蘇浙皖綏靖主任及海軍部長等重職。這次搖身一變亦有蔣介石侍從室"奉諭特派任援道為南京先遣司令,負責京蘇一帶治安"的密電。然而當今井武夫在芷江洽降時問起此人,得到的回答卻是:"任道援雖曾申請擔任南京地區(qū)先遣軍總司令,但未予批準。"
南京還是日本人的天下。街頭巷尾到處可見日軍《移讓手續(xù)未完畢前日軍仍然維持治安》的布告:
一、禁止提燈游行,及其他一切團體之運動;
二、禁止不必要之廣播、出版物,以及其他一切言行;
三、除規(guī)定之國慶日外,不得懸掛國旗。
如有敢違上列各項者,決依軍法嚴懲不貸,仰各凜遵,切切此布。
大日本皇軍南京防衛(wèi)司令部
25日,新六軍一部空運抵寧。
27日,冷欣率前進指揮所200余人乘7架美軍運輸機在南京大校場機場著陸。冷欣走下飛機,恭候多時的今井手執(zhí)岡村寧次的名片迎上前來。如約定的那樣,從機場到招待所,處處是相背而立的日軍。轎車由日軍裝甲中隊護衛(wèi),武裝摩托車先導,小笠原身披綬帶端坐在摩托車斗內指揮,警笛尖嘯。冷欣繃緊的神經(jīng)慢慢松弛了下來。
次日的《中央日報》刊出特大號黑體字新聞標題:
"英勇戰(zhàn)士天外來,冷欣中將昨抵京"。
9月8日中午12時左右,中國陸軍總司令何應欽上將乘坐"美齡"號專機,在9架戰(zhàn)斗機的護衛(wèi)下到達明故宮機場。中外記者蜂擁到機旁,各界代表和群眾揮舞著旗子大聲歡呼。兩位女學生代表南京市民向何應欽獻上鮮花和一幅繡著"日月重光"的錦旗。另一位女學生則代表國民黨南京特別市黨部獻上一幅寫有"黨國干城"的錦旗。
當晚,何應欽在陸軍總司令部禮堂舉行中外記者招待會。何應欽無比感慨地說:"記得(民國)26年11月26日,我們離開首都的那天,我們都有一個沉痛的決心和堅強的信念,我們一定要奮斗到底,獲得最后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