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節(jié):鹽商之子的躍起

蔣介石與宋美齡:民國第一家庭傳奇 作者:師永剛


鹽商之子的躍起

生于大時代,未見得是好事,多少英雄淹沒于滾滾紅塵之中。

蔣家在溪口是大姓。蔣介石的祖父蔣斯千,字玉表,以釀酒販鹽為業(yè);蔣介石的父親蔣明火,又名肇聰,字肅庵,是蔣斯千的次子,生于道光二十二年,繼承父業(yè),在溪口經營需要專賣權的“玉泰”鹽鋪,由于經商得法、精明干練而使家境富裕。蔣介石的母親王采玉為蔣肅庵的第二任夫人,生有二子二女,蔣介石是長子,也是在鹽鋪樓上誕生的。

按照舊時邏輯,蔣介石多半會因襲此地之風氣,繼承祖業(yè)而成為鹽鋪老板。

但是 1895年,蔣肇聰去世,留下孤兒寡母相依為命。據(jù)蔣介石后來對人所言,他父親“性剛直,處事公,接物以誠,容貌毅重,自持勤儉”, 9歲喪父,這對于蔣介石自然是災難性的打擊。但蔣介石生母王采玉相當能干,在蔣介石自撰的《先王太夫人事略》中,他自己承認:“中正幼多疾病,且常危篤,及愈則又放搏跳躍,凡水火刀格之傷,遭害非一,以此倍增慈母之勞。及 6歲就學,頑劣益甚,而先訓迪不倦,或夏楚頻施,不稍姑息?!薄 ∈Y介石最初在舊學堂求學,奠定了其一生的儒學修為,后又轉去奉化縣城的鳳麓學堂接受新學教育,后又轉往寧波箭金學堂,蔣的老師顧清廉鼓勵他出國學習軍事,說:“青年欲大成求新,當出國留學異邦?!?/p>

蔣介石就此改變原先設計好的人生路線,轉而東渡日本學習陸軍。這是改變命運的決定。 1900年后,中國的留日熱潮正濃,據(jù)統(tǒng)計,辛亥革命前留日學生已累計萬人多,在日本留學生周圍,集結了一大批反清中堅力量。

在東渡扶桑的船上,蔣介石結識了張群、黃郛等人,這一批同學中有很多人在后來都成了蔣麾下不可多得之人才。在日本就讀軍校的三年,對蔣介石來說,是擴展視野的三年。日本軍隊的訓練,使他第一次對治軍有所領略,他認為:“一國軍隊如果做到精強戰(zhàn)力,就要有三個要素:絕對服從命令;軍隊官兵要有中心信仰;軍隊為士兵最優(yōu)良的職業(yè)學校?!贝撕笏芯増?zhí)掌軍校,即將此三條貫徹執(zhí)行,打造出了赫赫有名的“黃埔軍?!?。

此時的蔣一腔熱血,他在給表兄單維則的一首詩中,表達了他久已積蓄在胸的感情,詩寫道:騰騰殺氣滿全球,力不如人肯且休?光我神州完我責,東來志豈在封侯。

在蔣介石的青年時代,中國和日本的關系正在劇烈地轉變。 1895年的甲午海戰(zhàn),擊碎了一個帝國最后的幻覺,卻也激起了無數(shù)青年的熱血。民族自尊心、復仇心態(tài),復雜地交織成了這個時代留日學生們的民族情緒。學醫(yī)的孫中山、周樹人,包括學武的蔣介石,都是在這種民族情緒包裹中成長起來的。

現(xiàn)在主流史學界不再諱言,此時的蔣介石的確是一腔熱血,革命于他而言自是最好的選擇。 1911年夏天,四川保路風潮風起云涌,蔣介石雖尚在軍中服役,卻曾一度應其把兄陳其美電召,潛回上海商議排滿舉義行動,只是因為滿清與日本軍方簽訂協(xié)約,限制在日留學生不得任意返國,因此蔣介石在日本軍方準假假滿后,只能重返日本。

武昌起義后,陳其美又再度急電蔣介石返國參與軍事行動,蔣介石就在未報備日本軍方的風險下返回中國,參與陳其美籌劃的杭州起義行動,并率兵攻打下設于杭州的浙江巡撫衙門,其后并返回上海擔任陳其美主導的滬軍第五團團長,同時與陳其美等人義結金蘭;蔣介石與陳其美的關系日益密切,使他在國民黨內得以有發(fā)揮機會,并得以結納孫中山。

之后蔣介石在革命的道路上逐漸攀升,漸漸成為國民黨黨內掌握軍權的實力人物。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