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輕人給我講上述話的時候,我全身直起雞皮疙瘩。正是繁花似錦春天,芬芳馥郁。你不要被春天的脈脈含情所欺騙,春天是最容易自殺的季節(jié)。他說。
荷爾蒙當然不是妖怪,可它確實有妖性。當它發(fā)生紊亂的時候,是可以置我們于死地的。
科學家和醫(yī)學家們認為,抑郁癥就是體內(nèi)的荷爾蒙的平衡受到了破壞。原本讓我們感知快樂的荷爾蒙,消極怠工分泌稀少。而讓我們深感憂郁的荷爾蒙,被加班加點地制造出來,大行其道。
怎么辦呢?
科學家們開出的方子五花八門。計有:吃某些食物,可能讓人比較容易興奮?;蛘呤菂⒓舆\動,強迫自己的快樂荷爾蒙加速分泌。用藥物調(diào)整人體內(nèi)的荷爾蒙比例,期望它快快回歸正軌……
這些想法和方法都是不錯的,但不要忘記,人體是一部非常精妙復雜的體系,人類對機體內(nèi)環(huán)境的調(diào)整和控制,迄今為止,遠遠沒有成功。再加上人體的千差百異,有的人用這個方法初見成效,有的人就置若罔聞,一如既往地病著,甚至命歸黃泉。
旅行會讓你到一個和現(xiàn)實的生活有很大反差的地方,這樣你的五官和所有的神經(jīng)末梢就開動起來,古老的生存法則就開始運作。你看到新的景物,聽到新的聲音,聞到不同的氣味,連空氣的冷暖都是不同的,機體就緊急動員起來,不再像破抹布萎靡不振。遇到了臺風這樣極端的氣象條件,挑戰(zhàn)就更劇烈了。還有你說的那種搶著吃飯的感覺,說實話,這種感覺對很多人來說,已經(jīng)非常陌生。饑餓在生理上古老動力作用是很有激情的,就會調(diào)動起身體的內(nèi)分泌系統(tǒng)積極工作,而不是先前的一潭死水一團散沙。歐洲不是一個治療抑郁癥的首選之地,是因為他們那里的抑郁癥本身發(fā)病率就比較高,各方面的條件都太舒適也太優(yōu)越了。如果說尚未完全進入現(xiàn)代化的某些地方,對于我們的身體來說,是一聲沖鋒號的話,歐洲有點像溫柔的慢板和小夜曲。這就或許能解釋為什么有的人要到荒野中露宿、攀絕壁爬高山。在沙漠中徒步……想用這種返樸歸真的方式,重新調(diào)動起生命的激情。
第三個理由,有不少朋友告訴我,他們之所以熱衷于到處走,是為了能吃到不同的食物。特別是各地的特產(chǎn)小吃。一個愛吃的人和一個不愛吃的人,旅行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如果你不愛吃當?shù)氐奶厣澄铮憔推鸫a浪費了50%以上的旅游資源。更有人說,如果你不愛吃當?shù)赝廉a(chǎn),你看到的風景,就是不真實的。
俗話說,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我的理解是,水,首先是喝的水。如果你不能無論走到哪里,都只喝同一個牌子的礦泉水,或者干脆只喝蒸餾水,誠然是干凈,沒有病菌,但也沒有了生機。養(yǎng)一方人的這個"養(yǎng)"字,說的就是那個地方所產(chǎn)的五谷雜糧,包括那里烹飪這些五谷雜糧的方式。記得在大西洋邊開車旅行,路過一個小鎮(zhèn),我看到有個小超市,就招呼停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