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有人要說,你這感受這也太不靠譜了。那咱引經(jīng)據(jù)典,來一段企劃的學術定義:"企劃就是在考慮現(xiàn)有資源的情況下,激發(fā)創(chuàng)意,制定出有目標、可實現(xiàn)的、解決問題的一套策略規(guī)劃。"
又有了新的問題:寫航海旅行的文章,和企劃有什么關系呢?
當然有啊。讓我摘抄一段船書上的文字。
"船上是什么都可為的空間和什么也不為的時間的融合。在船上有各式各樣的活動讓您參與。既有交誼舞晚會,又有世界各地的專家的講座及探討會。參加者還可以自主策劃活動,盡情施展您的才華。您可以發(fā)揮您的才能,帶上需要的道具,在船上搞自己策劃的活動。演奏樂器啊,表演節(jié)目,教授技能,高擴平凡生活中的小常識,在這個自由的舞臺上,自由地發(fā)揮吧……"
簡言之,就是在和平號上,你可以自己發(fā)起自己組織一個活動,這就叫作"自主企劃。"具體的實施步驟是這樣的:先由旅客自己來確定一個方案,然后到船上的自主企劃部提出申請,登記你的自主企劃方案。這其中包括企劃的名稱,需要的場地,還要準備道具,包括要不要畫面和音響師的配合……種種細節(jié)都要考慮周全。登記完了以后,就請耐心等待,和平號上1000號旅客,遍地珠璣。踴躍策動"自主企劃"的大有人在,船方也要統(tǒng)籌安排一番。
我也搭乘過歐美和意大利的游輪公司,都沒有這樣的項目。他們有賭場,但沒有自主企劃。和平號正是把原來"挪威之歌"船上最大的賭場,變成了自主企劃會場。
讓我用"和平之船"的自我介紹,來說說他們和普通的游輪,有何不同吧。
和平之船是日本的非盈利非政府的NGO組織。它的宗旨是讓我們每個人都成為船的主人,共同進行環(huán)球大航海,大家乘船到世界各地進行國際交流。通過和各國各地區(qū)人們的交流建立一個不同于國與國利害關系的草根階層的友好平臺,建立地球市民網(wǎng)絡。和平之船自1983年開始第一次郵輪航海,至2008年已經(jīng)進行了62次航行,參加人數(shù)達近4萬人。
任何活動的第一次,都是值得紀念的。和平之船的首航航線,是1983年9月2日從橫濱出港,經(jīng)小笠原群島,關島,塞班等島嶼,是一次主要環(huán)繞亞洲國家的航程。
這個以船為載體的非政府組織的誕生,和當時的大背景密不可分。那就是亞洲人民至今抗議之聲連綿不絕的日本教科書事件。日本把20世紀對亞洲各國的侵略,改寫成了"進入",激起了亞洲各國人民的強烈憤慨。當時還在日本大學上學的一群熱血青年,開始產(chǎn)生了質(zhì)疑:他們從小所學習到歷史是真實的嗎?歷史的真相究竟是怎樣的?教科書說得不可信,那么我們是否可以邁開自己的雙腿,到當?shù)厝ィ梦覀冏约旱难劬θタ慈ヲ炞C?從這個樸素的愿望出發(fā),他們開始升起了和平之船的風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