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培養(yǎng)孩子的家庭觀和責任心

培養(yǎng)女兒上北大:一個普通家庭的教子經(jīng)驗 作者:史生榮


親情和家庭觀念,是孩子最基本的思想觀念,也是培養(yǎng)孩子愛心的基礎(chǔ),孩子有了對父母和親人的愛,才會聽父母的話,才會有責任感,才會努力去做事,才會付出一定的努力,遇事才會考慮親人和家庭,更不會任性胡來。也就是說,如果孩子沒有親情和家庭觀念,他就會不聽父母的話,做事也不為父母及家庭考慮,他就可以任意亂來。有關(guān)調(diào)查顯示,犯罪及有不良行為的青少年,百分之八十都是缺少家庭關(guān)愛,有近一半是因家庭破裂。這就說明,親情和家庭觀念,是培養(yǎng)教育孩子必不可少的基本內(nèi)容。

培養(yǎng)孩子的親情,當然首先是要進行這方面的教育,我們教育女兒最多的內(nèi)容,就是“痛說革命家史”。因我和妻子的父母兄弟都在外地,我倆對親人的思念,對親人親情的回憶,就成了教育我女兒極好的素材。這一類的話題我們愛說,女兒也愛聽。比如我會對女兒說:你爺爺被錯劃成“右派”后舉家被趕到了鄉(xiāng)下,很快就是全國大饑荒,每天只能煮粗糠吃樹皮,很快你爺爺便渾身浮腫,你二伯也奄奄一息,此時鄉(xiāng)領(lǐng)導要你爺爺寫一個向上級要糧的報告,以為秀才的生花妙筆會要到一點糧食,你爺爺在報告中說今年沒種子下地,明年就要發(fā)生更大的饑荒。誰知鄉(xiāng)領(lǐng)導把報告拿到縣里后連夜跑了回來,然后對你爺爺說,不好了,縣長說你寫的報告里有反革命言論,你要糧就要糧,為什么要說明年會有更大的饑荒,縣長說難道我們社會主義祖國一年不如一年了嗎?我不識字,我把責任都推到你頭上了,你趕快跑吧。于是你爺爺領(lǐng)著一家五口連夜逃難。當時是想逃到新疆,但那時內(nèi)地的人一窩蜂地擁向新疆,政府便在嘉峪關(guān)設(shè)了關(guān)卡,沒有證明不得越關(guān)一步,于是你爺爺一家只好返回往東。但火車到寧夏和內(nèi)蒙古的交界處時,你爺爺又聽人說要檢查,此時已成驚弓之鳥的你爺爺怕被抓獲遣返,便帶領(lǐng)全家在荒無人煙的石嘴山下了火車,然后沿鐵路步行往內(nèi)蒙古走。你爺爺不知前面是茫茫戈壁灘,就在全家將要倒斃在戈壁灘時,終于看到了一戶人家。這家人十分善良,盡管自己也在餓肚子,但還是給你爺爺一家煮了一鍋面湯。臨走時,這家的女主人提出把奄奄一息的你二伯留下,讓你二伯逃條活命,但你奶奶卻堅決不舍骨肉,而且說要死就死在一塊兒。但吃了人家的不能白吃,只好把帶的衣物和爺爺身上穿的一件新衣服全部留給了人家。

說這些時,我會流淚,我的女兒也會哭。我雖然不知女兒當時心里想什么,但我知道,骨肉親情,已經(jīng)給她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而且這些親情,已經(jīng)像種子,深深地種入了她的心田。

親情當然不能只靠說教,更重要的教育是在平日的言行當中。我和妻子的親人都在外地,我們經(jīng)常要和這些親人通話,也要經(jīng)?;厝ヌ酵@些親人。我們雙方的父母不在同一個省份,有時過春節(jié)就不得不分開探望各自的父母,而且不管我們的經(jīng)濟情況如何,都要省吃儉用拿出一些錢來寄給父母,正因為如此,在孩子的幼小心靈里,也裝入了這些親人和親情,也覺得這些親人和親情是很重要的,是家庭的一個組成部分,而且每到節(jié)日,我們會讓女兒給親人打電話問候,使她從小就有了這些感情和概念,也懂得了這些感情的重要,因此,我的女兒從小就比較依戀父母,也疼愛父母。有一件事最讓我感動,每每想起,我的心里都有一種溫暖。那年女兒大概讀小學一年級,有天放學女兒哭著回來了,我問怎么了,女兒剛開始不說,后來說是娜娜的哥哥打她了。我問為什么,女兒說她和娜娜追著玩,娜娜跌倒蹭破了腿哭了,娜娜的哥哥看到后就打了她,而且說明天還要打她。娜娜的哥哥已經(jīng)是不小的一個大男孩了,我當時有點沖動,我說我去找他的父母,我和他的父母說。我的女兒一下急了,立即說:“爸爸你別去,去了給你惹麻煩。他要再打我,我還是告老師吧,讓老師來管他。”

這是孩子的原話,我一直牢牢地記著,而且無數(shù)次對人講過。因為讓我感動的是,我的孩子已經(jīng)懂事了,已經(jīng)知道為爸媽考慮了,不但不給爸媽惹麻煩,還懂得為爸媽分憂了。同時我也明白,我的孩子一定是一個爭氣的孩子,因為疼愛父母,她就不僅懂得不給父母添麻煩,也懂得要給父母爭光,要給父母爭氣,要給父母增光彩。因為人的一切努力奮斗,一切吃苦耐勞,往往都是為了自己的親人,如果只為自己,有飯吃有衣穿就夠了,也沒有必要去奮斗去打拼。因此,孩子有愛,懂得愛,也就有了奮斗的動力,也就有了爭氣的愿望。那時我就想,我的女兒以后的教育就好辦得多,因為她會自己嚴格要求自己,她會自己努力向上,然后為父母爭光,自己給自己爭氣。事實證明,我的判斷是正確的,我的女兒一直很努力,根本不用我們督促監(jiān)督,如果有了什么錯,我們不責備,她自己就很難過,很自責。正因為如此,我女兒的事根本不用我們督促,她自己的事情她自己會去做,而且在我和她母親的心里自然而然有這樣一種感覺:監(jiān)督孩子,是對孩子的不尊重。因為有這種心理,我們也怕女兒認為我們對她有監(jiān)督行為,更怕讓她覺得我們對她不信任,因此,我們平時如果讓她干什么,大多只是提醒她或者用商量的口氣和她談。

對孩子進行親情教育是很有必要的,有親情的孩子才是有責任心的孩子,也是懂事的孩子。親情教育不僅要言傳,更重要的是身教,而且言傳和身教都不是一時一事就有效果,而是一種對孩子長期潛移默化的影響,只有長期的影響,孩子心里的親情才是深刻深遠的。所以做父母的不僅要有意識地多對孩子進行親情教育,還要以身作則,處處要做表率,要牢牢記住自己是孩子的模仿對象,要處處給孩子做表率和榜樣,只要求孩子去做而自己不去做,孩子也是做不好的,也是不會自覺自愿地去做的。比如我們教育孩子孝順,但卻常在孩子面前為父母的贍養(yǎng)問題而爭吵,這樣就會在孩子的心里留下更壞的印象,起到更壞的教育作用。

孩子的親情,是孩子思想品德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孩子形成良好思想品德的一個重要的基礎(chǔ)。思想是行動的指南,孩子有了好的思想,當然就會有好的行為。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