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3.懺悔(1)

呂皇后秘史 作者:衛(wèi)道存


秦王子嬰被趙高扶上皇帝位后,全國進入了大亂的時代。為了與中央政府對抗,當時反秦的各路諸侯共同擁立楚懷王為天下共主,稱為義帝,等于在朝廷之外另立了一個中央。面對強大的秦朝軍隊,楚懷王問各路諸侯:“我們下一步的目標就是要攻打都城咸陽,你們哪一個愿意去完成這個艱巨的任務?”

諸侯們面面相覷,大都不敢挑這個頭。項羽在這些人中是最年輕的,他的叔父項梁剛剛被秦軍殺死,報仇心切,也不管懷王信任不信任他,自告奮勇地說:“我愿往?!?/p>

劉邦自從離開沛縣,得到項氏的很大支持,為了報答項梁、項羽的知遇之恩,同時也為了實現他遠大的政治抱負,他看項羽發(fā)言后,沒有人表態(tài),感覺這是一個重要的機會,一是可以進一步贏得項羽的好感,二是可以借機發(fā)展自己,撈點政治資本,于是腦子一轉說:“我也愿往?!?/p>

項羽做事一向心狠手辣,在當時是出了名的,因此眾諸侯對他辦事很不放心。懷王起初看只有項羽有膽量面對秦軍,擔心他“四肢發(fā)達,頭腦簡單”,不能擔此重任,正要勸他再考慮考慮,沒想還有一個不怕死的,而且年齡比項羽長了許多,做事比較老練,頓時有了信心,說:“好,我就不信我們這么多諸侯中,沒有敢靠近摸摸秦朝這個老虎屁股的。既然你們兩個人愿意去,我也給你們許個肥得流油的大諾,分兵西進,誰先打入咸陽,封誰做關中王!”

做領導的都有這樣一個特點,他說過話,希望下面的積極響應,這樣才顯得自己有號召力。特別是工作有困難的時候,要是有人能配合,馬上就能取得他的好感,并給以優(yōu)厚的條件。

劉邦此時的實力還不很強,項羽沒想到他會做自己的同盟,馬上另眼相看,對劉邦說:“將軍果有志氣,我愿和你結為兄弟,合力破秦!”

“承蒙將軍不棄,我愿意和你歃血為盟,誓同生死,共謀大事。”劉邦說。

兩個人當著懷王和眾諸侯的面,現場殺死一匹馬,每人接了一碗鮮血喝下肚去,算是成了同生死共患難的朋友。之后不久,根據楚王的安排,劉邦從黃河以南,項羽從黃河以北,分頭向咸陽進發(fā)。

秦軍在黃河兩岸的軍力部署本來差不多,所以當時這樣分工劉、項二人都沒有異議。項羽還認為,劉邦只有三四萬人,而他卻有二十多萬,怎么著也得是自己先打進咸陽,這關中王的位置已是十拿九穩(wěn),非他莫屬了。但沒有料到他們出發(fā)不久,秦軍幾股主要力量都集中到黃河以北,項羽西進遇到了比劉邦大十倍的阻力。劉邦一路走來,只在開封、洛陽、宛城、武關等少數幾個地方和秦軍遭遇,加之又有大軍師張良出謀劃策,巧奪智取,沒費多大勁就到了咸陽附近。更有戲劇性的是,秦王朝內部現在已潰爛得不成樣子,兒皇帝子嬰又是沒經過多少大事的,所以一見敵軍來襲,還沒及開戰(zhàn),便嚇得尿了一褲子,自己用根白綾子系著脖子來向劉邦投降了。劉邦順順當當地進入咸陽,香車美女先享受了個夠。他的副手蕭何忙于搜集秦朝的檔案,這為他們以后全面奪取政權創(chuàng)造了條件。

正在劉邦好大喜功、躊躇滿志地準備做關中王的時候,大將樊噲、軍師張良提醒他,秦朝的滅亡就在于貪圖享樂,殘忍無道,不顧百姓的死活。前車之轍,后車之鑒,我們應該引以為戒。現在項羽還在和秦軍奮力拼殺,目標也是奪取關中王的位置,他的軍力幾倍于沛軍,要是知道你先進入了咸陽,以王者自足,怎會善罷甘休,一定會強行爭奪,到時恐怕我們想跑也來不及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