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曹錕企圖取徐世昌的大總統(tǒng)之位而代之,又苦于無名正言順的理由。1922年5月,曹、吳便以恢復法統(tǒng)為名,歡迎黎元洪復大總統(tǒng)職,并主張恢復舊國會,為曹錕竊國鋪平道路。
黎元洪在袁世凱死后,曾做了一段時間大總統(tǒng),后被曹、吳等人逼下臺?,F(xiàn)在有機會復職當然求之不得。但由于他手下無兵,擔心再次被趕下臺,便提出廢除各地巡閱使和督軍,反對軍人干政,這一點,也能迎合當時全國人民厭惡軍閥的心理。
曹錕、吳佩孚及直系軍閥為達目的,便假意通電贊成。但黎元洪復職后,他們卻對此項主張置之不理。畏于高壓,黎元洪也不敢再提起。
過了一年,曹錕的心腹爪牙曹銳、高凌霨、王承斌、邊守靖等與舊國會議長吳景濂、副議長張伯烈勾結運動成熟,多方驅逐黎元洪。他們用軍警索餉、警察罷崗、向市民散發(fā)傳單等卑劣手段,逼迫黎元洪下臺。更有甚者,他們還將總統(tǒng)府及東廠胡同黎元洪住宅的電燈、自來水截斷;采取利誘手段,使為黎元洪守衛(wèi)的士兵散去。
在曹錕等人的威逼下,黎元洪迫不得已,只好避往天津。到達天津車站后,曹錕的親信、直隸督軍王承斌又截住他,索要大總統(tǒng)印。黎元洪雖然憤怒萬分,莫可如何,終于叫他的副官唐仲寅打電話到北京東交民巷法國醫(yī)院,叫他的姨太太黎本危將大總統(tǒng)印,送交代理國務總理高凌霨。
高凌霨接印后,電告王承斌,才將黎元洪放行。
黎元洪走后,曹錕便開始大肆賄賂國會議員。為了讓議員能投自己一票,曹錕給前往北京參加投票選舉的人每人送五千元錢。
當時,一些正直的議員如黃郭、諸輔成、李少川、沈鈞儒等人在上海通電反對曹錕。1923年10月,孫中山、段祺端、張作霖的代表和各省代表在上海舉行聯(lián)席會議,聯(lián)名通電反對曹錕賄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