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刺殺刺到蔣介石下野(8)

一個人的抗日 作者:西爾梟


就在這亂紛紛的討蔣聲浪中,西南派的某位首領想到了王亞樵。他派人攜帶二十萬元現(xiàn)款,到上海找到王亞樵,要買蔣介石的老命。

王亞樵一直想殺蔣介石,現(xiàn)在有人資助,便認定是天賜良機,當即答應下來。

三天后,經過周密的討論和研究,王亞樵決定派出兩路人馬,雙管齊下,一路去南京,另一路去廬山。因為這兩處都是蔣介石經常出沒的地方,只要耐心守候,不愁找不到機會。這叫做以靜制動,張網捕兔。

1931年6月13日,蔣介石召開國民黨三屆五中全會,主要討論“剿共”問題。21日,蔣介石親赴南昌,動員三十萬人,采取“長驅直入”、“分進合擊”等打法,企圖徹底消滅“共軍”。

不久,蔣介石便上了廬山。立刻,有封電報從九江發(fā)到了上海,“價格已談好,按原定數(shù)發(fā)貨”。

在廬山諸峰中,有一個叫做太乙峰的地方。這地方在廬山含鄱口東南。登山古道旁,有一處坡勢平緩的地方(江西人俗稱“壩子”)。此處石徑橫斜,竹影搖曳,樓臺掩映,古木參天。其氣候夏季清涼,冬季溫暖,四季溫差不大,常年春意盎然。

清朝初年,這塊小小的風景勝地被開發(fā)出來,辟為“建業(yè)叢林”,實際上就是皇親國戚避暑養(yǎng)身之地。

到了民國初年,廣東籍退役將領古層冰、曾晚歸等聽人說廬山氣勢巍峨,風景奇險壯美,非常羨慕。這兩位志在晚年游歷中國名川大山的老將軍就邀集了十八位同僚同游廬山,見廬山之險之美果然名不虛傳,身在廬山如身在天外,云海浩瀚,氤氳如霞,于是決定在此養(yǎng)老送終。

古、曾等人先是選中山南的棲賢寺附近,建起了“葛陶齋”、“寒泉亭”等廬舍。每日里修身養(yǎng)性,臥石聽泉,悠然自得其樂。但過了不久,他們發(fā)現(xiàn)太乙峰下“建業(yè)叢林”遺址一帶風光更好,暗嘆到底是“天子眼光”,這里風水果然不同凡響。如今天子早已升天,但這些退役的老將軍們決意在這曾經臥過龍體的地方臥一臥老骨頭,就把這塊地買了下來。

為營建出自己的特色,老將軍們興師動眾,成立了“工程計劃委員會”,請曾任國民黨南昌行署課長和“廬山軍官訓練團”建設設計組組長的劉一公主持,對別墅進行中西合璧的設計。這些老將軍,馳騁沙場一生,殺過無數(shù)對手與平民百姓,腰中皆裝得滿滿的,花錢極大方。該別墅1921年破土動工,歷時八年,耗資數(shù)百萬,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