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今后我不再認你為父”(1)

絕地蔣經國1925-1937 作者:郭晨


1926年7月,廣東國民政府揮師北伐。7月27日,蔣介石從廣州出發(fā)去湖南前線指揮作戰(zhàn)。隨著北伐軍的節(jié)節(jié)勝利,蔣介石也于8月下旬率總司令部繼續(xù)北進。

蘇聯(lián)原本擔心中國在國民黨領導之下取得全國統(tǒng)一,將會刺激日本與英國干預,現(xiàn)在疑慮已消。蔣介石在蘇聯(lián)武器援助和蘇聯(lián)軍事顧問布魯徹將軍協(xié)助下,用兵神速,長沙首先克復,武漢三鎮(zhèn)旋即落入國民革命軍手中。蔣介石部隊勢如破竹打到長江時,已有34個各地軍閥見風轉舵,加入國民黨。

1926年8月,莫斯科報紙報道,蔣介石在北伐軍攻占華中重鎮(zhèn)長沙之后宣稱:“革命要成功,就必須聯(lián)蘇以推翻帝國主義?中國革命是世界革命的一環(huán)?”蔣介石的調子唱得很響,孫中山的“聯(lián)俄聯(lián)共扶助農工”的旗幟舉得很高。莫斯科方面絕大多數(shù)人被蔣的言論所蒙蔽,非常認真看重蔣介石的這番革命言論。革命熱情高漲的蔣經國尤其認為它們證實了父親乃是真正的列寧信徒,甚至是托派的信徒。

斯大林在11月間舉行的共產國際第七屆大會上,引用北伐成功作為他政策英明的證明。斯大林相信,國民黨會聽命行事,在國民黨領導下統(tǒng)一的中國,將會維持和蘇聯(lián)的友好合作關系。他甚至相信國民黨的領導權“無可避免”將落到勞工階級手中,中國的資產階級將會出走,或被清掃出國民黨陣營。斯大林依然認為,中國統(tǒng)一之后將刺激日本堅定掌握整個東北地區(qū)的霸權。當蔣介石向北挺進之際,斯大林開始認為,在中國積弱、分裂的現(xiàn)狀面前,日本的擴張主義野心恐怕會更膨脹。因此,中國南方若出現(xiàn)國民黨一再擔保的友好強鄰,乃是符合蘇聯(lián)利益的發(fā)展。國民黨事實上亦派員以“副會員”身份出席11月間在莫斯科舉行的蘇共黨代表大會,代表蔣介石向蘇聯(lián)“同志”提出報告的代表不是別人,正是蔣介石的首席秘書邵力子,而他兒子邵志剛正在中山大學學習。

劉伯堅獲得了馮玉祥的信任,馮希望多派點共產黨員來西北軍。中共中央決定從莫斯科、黃埔軍校、中央北方局抽調一批富有實踐經驗又有較強工作能力的優(yōu)秀干部,到西安去改造西北軍,壯大革命力量。鄧小平帶頭報名。1927年1月,鄧小平和二十多位同學離開莫斯科,馮弗能、馮洪國、馮弗伐都來車站送行,因為這是第一批從中山大學派到父親部隊的政治工作人員。鄧小平一行加入了“基督將軍”馮玉祥的部隊,擔任西安中山軍事學校政治處長。

他們回國的時機正是中國局勢大動蕩的緊要關頭。桂系將領白崇禧、李宗仁率領的一支國民革命軍剛剛解放了蔣介石的故鄉(xiāng)浙江省,通往上海之路已經敞開。起先,武漢的國民黨中央(包括共產黨人在內),希望繼續(xù)往北京進軍。蔣介石則另有打算,堅持先攻上海。如果他能掌握上海,就能掌握龐大的財政資源,可望獲得列強承認國民政府,也就不再需要事事仰承蘇聯(lián)鼻息。

北伐軍的進展出乎意料的迅速。1926年10月,北伐軍已席卷兩湖和贛閩。就在這個時候,南方革命政府的權力中心分化。北伐軍于11月8日占領南昌,蔣介石為了控制黨政大權,要求國民黨中央和國民政府遷來南昌辦公,唯他馬首是瞻。1927年3月10日至17日,國民黨二屆三中全會在漢口召開,共產黨人和國民黨左派聯(lián)合挫敗了蔣介石準備在南昌另立中央的企圖,通過了限制蔣介石個人獨裁的一系列決議。南昌以蔣介石為首的總司令部和武漢以汪精衛(wèi)為首的國民政府,唱開了對臺戲。寧漢分裂的癥結在奪權,國民黨內的左翼提出“反對軍事獨裁”、“黨權高于一切”的口號,對象是蔣介石、張靜江。蔣介石握有槍桿子,兼有國民黨內的右翼集團做后盾,加上上海財團的大量經濟援助,哪里會買武漢政府的賬,什么“黨權高于一切”?扯淡!老蔣就是要搞“軍事獨裁”。于是掌握軍權的北伐軍總司令向武漢的政客、書生們全力反擊。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