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諸葛亮劣勢明顯,但他卻是個自我營銷的高手,成功地彌補了自己的不足。其實,諸葛亮深深抓住了營銷的一個特性——營銷就是把有缺陷的東西賣出去。
有這樣一個故事:從前有一位國王,他獨眼、缺手、斷腳,卻很愛面子。他很想將自己的肖像留給后代子孫瞻仰。于是他請來全國最好的畫家。這個一流的畫家將國王畫得逼真?zhèn)魃?。但是,國王看了之后很難過,說:“畫得這么丑陋,怎么傳得下去!”于是就把這位畫家給殺了。他又請來另一位畫家。這位畫家因有前面的教訓(xùn),不敢據(jù)實作畫,就把國王畫得很完美無缺。把斷的腿加上去,把缺的手補上去,國王看了之后更加難過了,說:“你在諷刺我,這個人不是我?!庇职阉o殺了。第三位畫家怎么辦呢?寫實派被殺了,完美派也被殺了。他想了很久,急中生智,畫了一幅國王單腿跪下閉住一只眼睛瞄準射擊的肖像畫,把國王的缺點全部掩飾掉了,結(jié)果國王大為歡喜并獎賞了他。第三位畫家也是借助“營銷就是把有缺陷的東西賣出去”的理念成功躲過一劫的。
諸葛亮的相親歷程
為了更好地營銷自己,諸葛亮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婚姻大事,諸葛亮26歲出山,25歲才結(jié)的婚,在那時算是晚婚主義者。
諸葛亮為了完成婚姻大事,開始了自己的征婚之旅,估計他當時沒少參加《非誠勿擾》這樣的相親會。當時有一個叫黃承彥的河南名士,是諸葛亮的朋友,他家里有一個丑女兒,叫黃碩,字月英,正愁嫁不出去。黃承彥一看諸葛亮這個大帥哥在征婚,就琢磨著如何把女兒嫁給他。
黃承彥找到諸葛亮說,我想把女兒嫁給你,但是她長得不好看。諸葛亮心想,黃承彥好歹也是個名士,女兒應(yīng)該不會差,估計是黃承彥在謙虛呢。于是,就有了男女雙方的見面會。諸葛亮一見黃碩,那是兩股戰(zhàn)戰(zhàn)幾欲先走,黃碩真是人如其名,身體壯碩,乍一看像是練柔道的,而且黃頭發(fā)、黑皮膚,臉上還長了不少青春痘。諸葛亮心想,我怎么著也得找個美女吧。但黃承彥告訴他說,我女兒雖丑,但很有才學(xué)很賢德,你娶她定會有助于事業(yè)。諸葛亮一琢磨,自己要找個事業(yè)上的好幫手,于是就答應(yīng)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