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管理藝術
《三國演義》中的智慧不只是政治權術和戰(zhàn)爭計謀,更有豐富的管理智慧。如果你能從妙趣橫生的三國歷史故事中讀出中國式管理思維,那么恭喜,說明你有做領導的天賦。
管理的本質是什么?
管理是組織他人完成工作的藝術。管理首先是團隊行為,所以必須有組織、有制度、有紀律。管理的對象是人而不是工作,而且是管他人,管理從來都不是一個人去奮斗,而是調動大家群策群力。能夠躺在下屬的功勞薄上睡覺的就叫領導,所謂“一將功成萬骨枯”,論個人本領,曹操、劉備和孫權三個人綁在一起也打不過呂布一個,他們三個一塊做智力題有可能比諸葛亮厲害,“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組織的力量能夠摧枯拉朽,個人單干肯定不行,個體戶歷來都不好混。
管理可以做到像藝術作品一樣賞心悅目,潤物無聲,也可以讓人不寒而栗。好的管理讓人心曠神怡,教人進步和成長;壞的管理則讓人心神不寧,致人頹廢和絕望。
美國式管理的哲學基礎是個人主義,日本式管理的哲學基礎是集體主義。西方企業(yè)管理理論更多地強調“制度”、“規(guī)則”,而中國傳統(tǒng)文化則大都強調“面子”、“關系”。西方式管理強調法、理、情,中國式管理強調情、理、法。中國式管理更多地是人情式管理,講的是變則通、通則久的軟性原則,是“制度+人情”的管理。
以電影類型解讀三國管理藝術
如果以電影類型解讀曹魏、劉蜀和孫吳的核心管理理念,那么它們分別是動作片、懸疑片和武俠片。
曹魏是動作片
曹操搞的是強人式管理,順我者昌,逆我者亡。他一輩子攻伐不斷,騎馬的時間比坐沙發(fā)的時間長,而且滅呂布、袁紹、劉表、馬超、張繡、張魯?shù)葎萘?,一統(tǒng)中原,是三國時期最能打的企業(yè)領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