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節(jié):解決巴勒斯坦

薩達姆傳 作者:(美)巴拉吉


解決巴勒斯坦

1978年,埃及總統(tǒng)安瓦爾-薩達特和以色列總理梅納赫姆-貝京簽署了《戴維營協(xié)議》,從而鋪平了埃以兩國之間的雙邊和平之路。1978年12月,薩達姆拜訪了他的老盟友和行為榜樣——古巴總統(tǒng)菲德爾-卡斯特羅。伊拉克官方通訊社播發(fā)了一則關于這次訪問的報道,提到卡斯特羅和薩達姆對埃及和以色列之間發(fā)生的事情“特別感興趣”。報道宣稱:“雙方強烈譴責《戴維營協(xié)議》……這是一個侵犯了阿拉伯民族利益的陰謀,目的是讓猶太人復國運動分子繼續(xù)占領阿拉伯土地,并剝奪巴勒斯坦人民的合法權利。因此,伊拉克和古巴譴責埃及領導人的這種投降舉動,他的目的是破壞阿拉伯民族的團結,并且嚴重干擾阿拉伯民族解放被占領土地的斗爭。”10

薩達姆帶頭呼吁阿拉伯國家反對《戴維營協(xié)議》,同時尋求逐步樹立伊拉克為巴勒斯坦權利的主要捍衛(wèi)者的形象。在巴格達對一個學生集會發(fā)表演講時,薩達姆宣稱:“伊拉克為阿拉伯民族的事業(yè)而進行戰(zhàn)斗……為我們的同胞,巴勒斯坦革命人士的事業(yè)而戰(zhàn)斗,幫助他們奪回自己應有的權利?!?1為了回應埃以和平協(xié)議,在薩達姆的推動下,一些阿拉伯國家于1979年3月在巴格達舉行了一次首腦峰會。同年秋天,阿拉伯國家聯(lián)盟發(fā)出呼吁,反對實施任何“可能傷害埃及的阿拉伯人民”的懲罰性措施,但是阿爾及利亞、利比亞和伊拉克等阿拉伯國家強烈要求對埃及采取嚴厲的制裁措施。12這次巴格達峰會在伊拉克總統(tǒng)府舉行,會議一開始,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主席亞西爾-阿拉法特就發(fā)表了一個情緒激昂的演講。成千上萬的巴格達人走上街頭,抗議薩達特的“叛徒行徑”。與會的阿拉伯國家一致譴責《戴維營協(xié)議》,并同意對埃及實施政治和經(jīng)濟制裁。阿拉伯國家聯(lián)盟的總部遷出了開羅,埃及在該組織的成員資格也被暫時終止,而且與以色列做生意的埃及公司也要受到制裁。薩達姆對各國代表發(fā)表了演講,宣稱阿拉伯國家對于埃以兩國簽訂和平條約的態(tài)度沒有“保持中立的可能性”。13他宣布,任何阿拉伯國家的領導人,如果不認可巴格達峰會達成的協(xié)議,將一律被視為叛徒,應該立刻下臺。14

埃及失去了在阿拉伯國家中的領導角色,地位一落千丈,薩達姆感覺到這是伊拉克不可錯失的一個良機。長久以來,薩達姆對巴勒斯坦問題一直持強硬立場。1977年在就國際關系問題對一群工程師發(fā)表演講時,薩達姆談到了“縈繞在每一個阿拉伯人心頭的最突出的民族議題,那就是阿拉伯人和猶太人復國運動分子之間的斗爭”。他斷言,要想解決巴勒斯坦問題,必須通過阿拉伯人民和他們的領導人的共同努力。阿拉伯人應該動用一切方法和資源,包括“石油武器”,作為自己行動的后盾。阿拉伯領導人不能操弄巴勒斯坦問題,并把它當作實現(xiàn)其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的手段。如何解決巴勒斯坦爭端必須是阿拉伯人的內部事務,而不能依靠外國干涉。15

然而,薩達姆慷慨激昂的言語卻沒有轉化為任何有意義的舉措。巴勒斯坦人在1970年與約旦國王侯賽因之間爆發(fā)了一場戰(zhàn)爭,但是他們那時沒有得到伊拉克的任何幫助。1978年以色列人襲擊了在黎巴嫩南部活動的巴勒斯坦人,伊拉克政府只向后者提供了少量金融幫助,而不是軍事支持。16作為世界上的主要產(chǎn)油國之一,伊拉克是阿以戰(zhàn)爭后唯一一個打破1973年針對以色列制定的石油禁運的阿拉伯國家。一會兒是熱烈的言辭,一會兒是消極的政治舉動,伊拉克這種自相矛盾的表現(xiàn)多少減弱了本國在阿拉伯世界里的光彩形象,而且它與阿拉伯鄰國之間的緊張關系也在繼續(xù)惡化。171979年,阿拉伯國家聯(lián)盟在突尼斯舉行會議,薩達姆-侯賽因致了開幕詞,這顯示此時他在中東地區(qū)已經(jīng)有了新的影響力。他在致詞中說道:“在國際舞臺上,我們擁有一個十分有效的武器,那就是我們龐大的經(jīng)濟資源,其中最重要的資源就是我們的石油財富”18盡管沙特阿拉伯不同意薩達姆關于使用“石油武器”的提議,但是很顯然,伊拉克已經(jīng)開始充當阿拉伯國家中的準領導角色。

喬伊-斯托克這樣寫道:“與他的主要敵人薩達特一樣,薩達姆努力讓自己和伊拉克政府在決定中東地區(qū)未來政治走向的事務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9為了進一步把伊拉克推向阿拉伯世界中的領導地位,薩達姆開始著手緩解伊拉克與一些阿拉伯鄰國,特別是敘利亞和沙特阿拉伯之間的緊張關系。在美國的牽線搭橋下,安瓦爾-薩達特與以色列簽署了一個和平協(xié)議,這給薩達姆提供了一個絕佳的機會,他可以借此轉變伊拉克的地區(qū)角色,并把伊拉克推上阿拉伯地區(qū)的領導地位。同時,伊朗國內的伊斯蘭政治運動正在不斷發(fā)展,這引起了一些阿拉伯國家的擔憂,因為這股政治思潮可能會危及到它們國家的內部穩(wěn)定,阿拉伯國家的憂慮進一步提高了薩達姆作為對抗這種政治運動的壁壘地位。1979年7月,薩達姆宣布,伊拉克“已經(jīng)在經(jīng)濟、社會、學術和軍事等領域作好了準備,目標是解放耶路撒冷以及巴勒斯坦的所有土地……耶路撒冷是我們阿拉伯人的。”20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