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二:管教孩子時,父母別食言
孩子說謊,總有被父母當面抓住的時候,此時正是教育他誠信做人的好機會。這時,父母要注意自己的教育方式,否則不但教育不好孩子,自己卻成了反面教材。
果果偷偷地從爸爸口袋里拿了一元錢,買了貼畫。爸爸發(fā)現(xiàn)錢少了,就問果果,同時還許愿:“如果真是你拿的,只要你承認,我就不打你?!惫詾樘拱琢司涂梢蕴颖艽蛄R,于是老實地承認了。爸爸得知孩子偷竊后,十分惱怒,忘記了諾言,將果果痛打一頓。
果果爸爸的行為顯然是不理智的,孩子說出了真話,自己卻食言了。下次再有這樣的情況,果果還會說真話嗎?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要防止出現(xiàn)這種情況,這種不當?shù)慕逃绞讲粌H矯正不了孩子的缺點,反而讓孩子的缺點越來越嚴重。孩子錯了,指出他的錯誤,幫著孩子改正就可以了,千萬不可因一時沖動而食言。
方法三:要相信孩子
有些父母對孩子寫作業(yè)總是放心不下,不時進房間看看孩子是在學習還是在偷懶;讓孩子去買件東西時,總擔心孩子把多余的錢亂花了而一再叮囑。這樣往往會換來孩子的謊言。相反,即使一個愛撒謊的孩子,如果父母讓他感覺到了自己得到了父母的信任,他就會改正自己不誠實的壞毛病。
前蘇聯(lián)偉大的教育家馬卡連柯認為,信任可以培養(yǎng)孩子的誠信。在教育孩子時,他非常注意對孩子的信任。
有一次,馬卡連柯對一個曾經(jīng)偷過東西的學生說:“傍晚的時候,你幫我去附近的銀行取一筆錢吧?由于這個學生曾經(jīng)偷過東西,在同學的眼中被視為另類,幾乎沒人與他來往,他非??释玫叫湃?。
聽到馬卡連柯對他這樣說,這個學生簡直不敢相信那是真的,他問馬卡連柯:“校長,你難道不怕我取了錢不回來嗎?”
馬卡連柯平靜地說:“我相信你是一個誠實的孩子,你一定會回來的。快去吧!”
當這位學生把錢取回來的時候,他要求馬卡連柯仔細數(shù)一遍。但是馬卡連柯毫不在意地說:“沒事,你數(shù)過就行了。”于是,隨手把錢放進了抽屜。
事后,這位學生在日記里這樣描述自己當時的心情:“當我?guī)е枪P數(shù)額不小的錢走在路上時,我一直在想,如果有人來襲擊我,哪怕有10個人或者更多,我都會奮力保護好這筆錢,除非他們把我殺死!”
這就是信任的力量,馬卡連柯就用信任培養(yǎng)了這個孩子誠信的行為。孩子渴望被信任,被尊重,一旦我們相信了孩子,孩子就會盡其所能地不辜負我們的信任,即使這個孩子有不誠信行為,但我們的信任也會幫孩子對抗說謊的沖動。
我們應(yīng)該從小就教導(dǎo)孩子做一個誠信的人,并且始終如一地這樣要求孩子。當孩子出現(xiàn)缺點和錯誤時鼓勵孩子勇敢承認,接受批評,絕不隱瞞。這樣孩子慢慢就會養(yǎng)成誠信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