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4年,諾貝爾回到瑞典,在距離斯德哥爾摩大約200公里處的波福什,購買了“波福什-古爾公司”及其下屬的鋼鐵廠。
他打算在這里建造一座工廠,生產(chǎn)軍需品,用來加強瑞典的國防工業(yè)。
他曾經(jīng)對人說過:“假如有哪一個工業(yè)部門不應該依賴外國的話,那可能就是國防工業(yè)。在瑞典,有許多彈藥工廠,如果不使它們保持發(fā)展,那將是既可惜又荒唐的。
諾貝爾的私人住宅,就安置在一幢舊莊園內(nèi)。緊靠諾貝爾住宅的是,新建成的實驗室。新實驗室雖小,卻擁有當時最先進的設備。
諾貝爾雇用了許多瑞典人,擔任實驗室的工程師和助手。
在以后的歲月里,根據(jù)諾貝爾的設想,在這里進行了大量的實驗研究工作。這些實驗涉及許多領域。其中主要有:各種新型火藥,射彈導火索,射彈密封帶,槍支,盔甲的電鍍,輕金屬合金,人造絲,合成橡膠,合成寶石,空中地圖攝影,鉀和鈉的電解產(chǎn)品,等等。
諾貝爾在這里過了兩個夏天。
1894年至1896年間,他的侄子雅爾馬·諾貝爾,替他重新裝修了這幢二層樓的住宅。乳白色的樓房,坐落在四周長滿白樺樹的白樺山莊,格外引人注目。
他還在這幢住宅旁邊備有一個馬廄。有時,他會乘坐輕巧的小馬車在鄉(xiāng)村旅行,放松一下緊張的情緒。
在諾貝爾去世后的第二年,當?shù)氐膱蠹堅?jīng)刊登過一篇文章,談到這位發(fā)明家在鄉(xiāng)村旅行的有趣傳聞:
他坐在密閉的馬車里,以極快的速度,雄赳赳地經(jīng)過那里。人們只能聽到輕快的馬蹄聲,而聽不到馬車發(fā)出的響聲,因為車輪周圍箍上了他發(fā)明的橡膠。
他同車夫之間有電話聯(lián)系。馬車里外的燈光,是靠蓄電瓶來供電的。就這樣,這位炸藥大王疾駛而過。
諾貝爾開始訴說自己患有周期性偏頭痛,只要一坐下來寫東西,就要用濕毛巾把頭裹住。
每當他的頭痛病和抑郁癥加劇時,他就把那些待解決的疑難工作停下來,改變一下工作方式,繼續(xù)寫他自己的文學作品。其中有喜劇作品《專利桿菌》,和悲劇作品《復仇女神》。
《復仇女神》1895年完稿后,于1896年在巴黎印刷。正待出版發(fā)行之際,諾貝爾就去世了。
諾貝爾的親屬認為:“這么一部可憐的劇作,不可能給一個偉人帶來紀念性的榮譽?!庇谑牵稄统鹋瘛穬H留下三本保存,其余的全部被銷毀了。
由于諾貝爾當年出生時的舊居早已被拆除,如今已被高聳的大廈所取代,因此,他最后居住的這幢諾貝爾住宅,就成了今天唯一保存完整的瑞典諾貝爾故居。
自從1975年建立諾貝爾紀念館以來,這里便成為一個游覽勝地和諾貝爾學術活動的中心。每年,來自世界各地的著名科學家,都在這里舉行學術研討會,共同探討科學領域新課題,和諾貝爾“造福全人類”的學術思想。
巨星損落
每當諾貝爾離開自己在瑞典的居所時,他就通過電報和通信,同他的親密助手拉格納·索爾曼取得聯(lián)系,及時了解實驗進度,同時給予指導性的回復。
諾貝爾在1895年2月的一封信中寫道:“有兩樣東西我從未借用過,那就是金錢和方案。但是,如果有人樂意贈送我,像索爾曼先生那樣健全的友誼,無論是誰,我將會十分感激地接受這種友誼?!?/p>
毫無疑問,金錢和方案這兩樣東西,對諾貝爾來說都是綽綽有余的。他最感到缺少的正是人世間的那種真誠相待的友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