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善惡悲歡其心苦(1)

醉玲瓏2 作者:十四夜


度佛寺莊穆的鐘聲下了舟船便聽得清晰,山門迎面,鐫刻兩條石聯(lián):

暮鼓晨鐘驚醒世間名利客,

經(jīng)聲佛號喚回苦海夢迷人。

寺中主建筑以迎面大佛殿為中心,依次排列在正對寺門的中軸線上,規(guī)模雄偉,整齊劃一。

大佛殿闊達百丈的平臺廣場,以白石砌成,左右各立了一幢高逾兩丈的鐘樓,安放著重達千斤的古鐘,這每日音傳四方的鐘聲便是自此而來。廣場四方除了四道石階出口外,分布著以金銅鑄制的五百羅漢,睜眼突額,垂目內(nèi)守,各個神態(tài)迥異,栩栩如生。廣場中心放置了一個大香爐,長年檀香不斷,彌漫于整個佛寺之中,叫人行至此處便有出塵離世的莊緲感覺,心底自然寧靜。其他殿堂以此大佛殿及廣場為中心,井然有序地往八方分布,林道間隔,自有一種嚴謹肅穆的神圣氣象。

西方以大青石砌成八角九層佛塔,挺拔突出于山林之上,幾欲刺破青天。沿青塔后行,漸有僧舍掩映在山林之間,石道蜿蜒,漸漸收窄,兩旁崖壁依山勢而雕鑿成諸佛坐像,鬼斧天成,似是自來便生在這石崖之上。

愈行愈高,路分為二,一條通往天家禁院“千憫寺”,點綴半山的一片青瓦殿院既是歷代未能誕育子女的妃嬪出家之處,亦是關(guān)押皇族待罪宗人的地方。一條沿路而上,有方丈院建于崖沿處,佛道行盡,眼前卻豁然開朗。

蒼松翠柏,點綴巖層,禪院莊寧,菩提蔭綠。

黃竹山舍中,一道月白色起暗云的清淡素衣將那蒲團輕輕遮住,外罩的素銀淺紗綴著幾點細紋流瀉袖邊,朦朧中穩(wěn)秀的長襟微垂,從容而淡靜。

卿塵素手執(zhí)杯,抿了一小口度佛寺獨有的“其心”茶,纖眉忍不住微微一掠。初沾唇齒的清甜,一縷送入喉間化作漸濃的悲苦久久不散,余留齒間尚帶著些酸澀,再一回味,卻仍是縈繞不覺淡香。

百味糾纏,浸得人肺腑入境,半日不知再飲。真不知是什么制的茶,竟將七情六欲都占了去。

敬戒方丈已年近九旬,壽眉長垂,靜坐在卿塵對面,要不是看向她時眼中透出一絲深睿的笑意,幾乎叫人當作了一尊化石,“王妃每次喝這茶都幾欲皺眉,卻又為何每次都要飲呢?”

卿塵將粗木茶杯放下,杯中水清如許,若非一旗一槍浮了幾片枯葉,便只覺得是空置在眼前。她笑了笑:“方丈既知這茶苦得出奇,卻又為何要制?”

敬戒方丈道:“老衲看王妃神情,這茶豈止是苦?!?/p>

卿塵唇角微揚:“五味俱全,這茶品得說不得?!?/p>

敬戒方丈展顏道:“此茶便是為知其味者而制,只可惜人們往往一沾唇便覺得苦不堪言,即便飲完也是勉強。這么多年來,王妃是第二個喝過這茶后還愿再喝的人?!?/p>

卿塵一時好奇,便道:“敢問方丈,那第一個人又是誰?”

敬戒方丈合十:“有緣之人?!?/p>

卿塵會意,不再追問,只道:“茶中滋味,人間諸境,若眾生皆得其真,世間又怎會有佛祖?”

敬戒方丈道:“眾生皆佛,佛亦為佛。”

卿塵道:“佛上有進境,云外有青天?!?/p>

敬戒大師淡淡說道:“佛法無邊?!?/p>

卿塵笑著揚頭,挽在脖頸后的墜馬髻穩(wěn)穩(wěn)一沉,那柔順的烏發(fā)絲絲如墨,隨著她的笑動了動:“我不和方丈論佛,那是自討苦吃,我本不是信佛之人,再說便要褻瀆佛祖了。”

敬戒方丈望著面前案上一方錦盒,說道:“王妃不信佛卻行佛之善事,資助度佛寺活人無數(shù),如此信或不信,又有何干?”

此時碧瑤自外面進來,對敬戒大師恭敬地一禮,在卿塵耳邊輕聲道:“郡主,信已經(jīng)交給紫瑗了,她說想見您?!?/p>

卿塵點了點頭,眼中靜靜的一抹微光淡然,對敬戒方丈道:“方丈這么說,我還真是受之有愧,我非是善人,是救人還是害人,我心中只憑自己的善惡。便如當日我請方丈遣散部分百姓,善堂中不要養(yǎng)些不務(wù)正業(yè)的懶人,方丈怕是不以為然吧?!?/p>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