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隨著瑞士法郎在匯市上的堅挺走高,納迪爾的還貸壓力也不斷增加。納迪爾靠販賣水果起家的集團公司終于前途陌路,陷入困境。股市上,利空消息并沒有引起中小股民的恐慌性拋售,卻是銀行大戶擔心貸款難以收回,所以大量拋售該公司的股票。10月,集團公司由于現金流匱乏,暫停了償貸和利息支付。銀行方面只得通過法院委派強制清償調查員和審計師對集團公司的賬務進行深入調查核實。人們起初傳言,公司賬面虧空是2億英鎊,然而到了1991年5月,公司實際虧損總額就已經達到了6億英鎊。負責破產清償的執(zhí)行官只好下令將集團公司解體后變賣,來滿足債權人的償付要求。日本的山水公司和美國的德爾·蒙特公司首當其沖被賣出抵債。即便是賣出了這兩家公司收回的資金,對于債臺高筑的集團公司來說,也不過是杯水車薪。后來又有消息顯示,納迪爾在這些年里,暗自將公司賬上的3.7億英鎊的資金轉入私人賬戶,并將2億英鎊用于內幕交易,大多投資房地產,無法追討了。勃利·派克公司的倒閉不僅讓股東們賠光了老本,也掏空了那些債權人的腰包。最終清償的結果,債權人僅僅得到了1%到2%的賠償,可謂血本無歸。
勃利·派克集團從創(chuàng)建之初起,就帶有明顯的政治色彩。在塞浦路斯,納迪爾的公司是島上土耳其人勢力范圍里最大的企業(yè)!在土耳其,直至財政危機爆發(fā)之后,他也一直經營著報紙和期刊出版的業(yè)務。此外,納迪爾在經濟上和媒體宣傳上始終支持塞浦路斯北部的反政府勢利丹克塔實組織和經常干涉別國內政的土耳其的總理圖爾古特·約查。
1993年6月,納迪爾的行徑又一次被曝光。他一直秘密地資助英國保守黨,并收買了很多保守黨內身居要職的官員。英國原首相約翰·梅杰(JohnMajor)的一位內閣成員就曾接受過納迪爾贈送的金表,上面刻有一行警語:“富貴不能淫?!奔{迪爾送給高官的這個禮物成了最后的紀念品,之后他就不得不流亡去了塞浦路斯。早在一年半之前,英國政府就已經逮捕了納迪爾本人,但是在繳納了350萬英鎊的保釋金之后,他重新獲得了自由。由于塞浦路斯的丹克塔實政府并不被當局承認,所以英國方面也無法將其引渡回國。納迪爾至今仍生活在塞浦路斯小島上,揮霍著那些不義之財,過著極其奢侈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