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yǎng)孩子交往的信心
在現(xiàn)實生活中父母不難發(fā)現(xiàn),當孩子在某些方面有了特長,就會為他結(jié)識新朋友提供機會,在交往中增強自信心。托馬斯·伯恩特說:“友誼建立在共同興趣的基礎(chǔ)上。如果你的孩子朋友不多,那么就努力培養(yǎng)他的多種興趣。這樣,在參加共同活動中,可以逐步建立朋友之間的友誼?!?/p>
指導孩子與朋友相處
在孩子交朋友的過程中,父母要不斷地進行指導:對待朋友要真誠坦率,以誠相待,嚴以律己,寬以待人。每個人的性格、情趣各有不同,交往中就要盡量尊重朋友的意愿,主動尋找雙方都感興趣的事物進行交談。另外,由于每個朋友的心里還都有心理敏感區(qū),那就要在平時說話、玩笑里,盡量避免刺激朋友心理敏感點,不要刺痛朋友心靈的“瘡疤”。
尊重孩子的交往意愿
在孩子交往過程中,盡管需要父母的指導,但父母也要尊重他們的意愿,讓他們有一定的自主權(quán)。在選擇朋友方面,父母和孩子的意見常常會不一致,只要對方不是品行太差,還是盡量先尊重孩子的意見,然后在他們交往的過程中,進行積極的引導和幫助。父母還應(yīng)尊重孩子的朋友,歡迎孩子的朋友到家里來做客。父母這樣做,既可以表示自己對孩子的尊重,也可以進一步密切與孩子的關(guān)系。
總之,賞識和尊重孩子,應(yīng)該支持孩子的社會交往、尊重孩子的朋友,這樣不僅可以讓孩子感覺到父母對他的尊重而更加信賴父母,而且還可以促進孩子之間的友誼和交往,促使他們互相幫助、互相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