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會解散了,蘇格蘭的軍隊可沒解散,人家在英格蘭北部攻陷好幾個城池,查理一世硬著頭皮帶著些老兵殘將象征性地抵抗了一下,根本不是高地人的對手,算了,求和吧。蘇格蘭人厚道啊,你既然求饒我就不打你了,可我打這一架可是又花精力又花錢的,你總要賠償我損失吧,蘇格蘭占據(jù)的城池,查理一世必須花錢贖回去,現(xiàn)在沒錢贖啊,那行,那我就在這住下,你什么時候有錢我什么時候走人,當然,我大軍駐扎在這里,吃喝拉撒所有的費用英格蘭還是要給補貼的??!
查理一世真是被逼上絕路,他知道還是要找議會來救命,于是,當年年底,議會再次召開。這次議會堅持了十幾年,所以叫“長期議會”。雖然議會對國王意見很大,但畢竟還有個尊卑意識,一味赤裸裸地指責國王大不敬。國王沒有不好,主要是被佞臣所害,所以這次議會的中心議題是,將查理身邊的勞德主教和另一位親信斯特拉福伯爵拖出去砍頭,所有的過錯都算在他們身上。上下院都同意讓這兩人當國王的替罪羊,可死刑書還是要國王親手批,面對自己的左膀右臂,下不了手啊。就在國王猶豫的時候,倫敦老百姓聚眾請愿了,圍住了國會,要求嚴懲奸臣。窗外的民眾吶喊山呼海嘯,查理一世知道,如果不簽,自身也危險,只好忍痛將這兩個愛卿送上了絞架,此時的他并不知道,自己也快將要追隨他二人而去。
處死了奸臣,議員們再次給國王上規(guī)矩,以皮姆為首的議會反對派拋出了“大抗議書”,再次強調(diào),以后國王要老實一點,謙卑一點,千萬不要再惹是生非。
查理一世被議會制住,沒有自由,心里憋屈得快瘋了,拿到“大抗議書”,盛怒之下,集合親兵,要到議會去把那幾個激進的反對派分子全部抓起來。誰知走漏了消息,皮姆等早就跑得無影無蹤,查理一世瘋了一樣地在倫敦搜捕這幾個逆臣,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全倫敦人都在保護他們,不僅保護他們,還組織起來抗議和阻撓國王的追捕,市民們在街上高喊“反獨裁”、“反特權(quán)”這些口號,查理一世當然知道,這些指責都是針對他的,現(xiàn)在,整個倫敦都是自己的敵人,這個地方太不安全了,不是久留之地。
1642年,不愿意向議會低頭的查理一世帶著自己的親信北上,到了傳統(tǒng)貴族比較集中的地區(qū),并在諾丁漢城建立了自己的根據(jù)地,開始招募軍隊,預(yù)備用武力讓議員們學(xué)習(xí)君臣禮儀。如此一來,英國的內(nèi)戰(zhàn)拉開了大幕。根據(jù)馬克思的說法,這一場英國內(nèi)戰(zhàn)被稱為英國資本主義革命,它最終導(dǎo)致了資本主義制度在英國的確立,而查理一世和議會拍桌子吵架預(yù)備翻臉的那一年,1640年,也被歷史學(xué)家定為世界近代史的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