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自己的孩子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杰出的、幸福的人是天下所有媽媽最大的心愿。可是,媽媽們,你們想過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存在問題嗎?你們知道自己的教子方案已經傷害到孩子了嗎?
國際權威調查組織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有70%的家庭對子女的教育存在教育不當的問題,100%的父母曾經在教育子女的問題上犯過這樣或那樣的錯誤!
可能有些媽媽已經進入了教育的困境,卻至今還不知道自己錯在何處吧?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這些媽媽不經意中犯下的教育錯誤!
過于看重分數
有的父母把孩子的學習成績作為評價孩子的一個主要標準,甚至是唯一標準。對孩子的愛恨賞罰都與考試分數掛鉤,看到孩子得了100分、考了第一名便眉開眼笑,對孩子大加表揚甚至給幾張百元大鈔做獎勵;而一旦看到孩子的考試分數沒到達自己的標準,不合乎自己的期望,便對孩子冷臉相對,甚至非打即罵。
可結果又怎樣呢?很多孩子的成績在這種不正常的要求和關注下,不但沒有提高,反應越來越低。
英國教育家斯賓塞曾經說過:“身為父母,千萬不能太看重孩子的考試分數,而應該注重孩子思維能力、學習方法的培養(yǎng),盡量留住孩子最寶貴的興趣與好奇心。絕對不能用考試分數去判斷一個孩子的優(yōu)劣,更不能讓孩子有以此為榮辱的意識?!焙⒆拥膶W習不僅要學知識,更要學技能。作為父母,在督促孩子學習的時候,不要只盯著孩子的考試分數,更應該看孩子實際的學習效果。對孩子的一生來說,學會怎樣去學習比學會幾個單詞重要得多。
忽視家務勞動對孩子的益處
在一次社會學家組織的調查中得出一個有趣的結果:經常做家事的孩子可能是因為處理事情的能力比較強的緣故,長大后生活相對比較幸福,也相對不容易受挫折,或者比較能面對挫折。
但我們生活中的很多媽媽為了讓孩子把更多的時間投入到學習中去,卻剝奪了孩子做家事的一切機會。剝奪了他學習工作,學習分擔責任,學習面對問題的機會。很多媽媽都認為孩子不應該做家事,應該把時間拿來學習,她們的論調是:“孩子現(xiàn)階段的任務就是學習。一切都要為學習讓步!至于生活自理能力,孩子長大自然就會了,不應該占用學習的時間?,F(xiàn)在一切都由我來做就好了?!?/p>
而結果呢?只是教養(yǎng)出一個個只會解幾道數學題,或認識幾個英文單詞,卻無法離開父母而生存的孩子。有教育專家呼吁:媽媽應該讓子女充分分擔家事,學校應該全面減低作業(yè)分量,別讓學習再侵占孩子生活的樂趣!
強迫孩子去上興趣班
著名教育家孫云曉老師在廣州講課時,曾和孩子有一段這樣的對話:
當孫老師發(fā)現(xiàn)臺下坐著的很多中小學生都懶洋洋地打不起精神時,就問他們:“你們看起來怎么這么累呀?”
同學們搶著回答:“我周末參加了4個班呢!”
“那算什么?我參加5個呢!”
孫老師出于職業(yè)的敏感,又仔細詢問了幾句,結果發(fā)現(xiàn)臺下的大部分同學在周末兩天都要參加3到6個興趣班,如繪畫班、鋼琴班、小提琴班、奧數班、舞蹈班、速算班、跆拳道班、書法班、形體班等。
于是孫老師問:“你們愿意參加這些班嗎?”
孩子們異口同聲地喊道:“不愿意!”
孫老師又對臺下的父母說:“既然孩子不愿意參加興趣班,為什么還要強迫他們呢?”
臺下的父母則說:“沒辦法呀,別人的孩子都學,我們不學哪行??!”
“現(xiàn)在的競爭太激烈了,孩子要是沒有特長,進重點中學就太難了?!?/p>
毫無疑問,孩子有自己的專長是必要的。在當今社會,最搶手的人才是那些全能型多面手,一個人一點兒專長也沒有,是無法立足社會的。
但是,如何發(fā)現(xiàn)孩子的潛能,怎樣培養(yǎng)孩子的興趣,卻不是家長的意志所決定的。事實證明,人只有在自己感興趣的方面發(fā)展,人生才會有幸福的感受,路才能走得更遠。關于發(fā)現(xiàn)孩子的興趣一事,就讓孩子為自己做一回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