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13~16歲,父親做兒子的指路人
男孩進入青春期,逐漸由幼稚走向成熟。進入這個時期的男孩,等于進入了青春風暴期,焦躁不安、叛逆、張揚成為他們的特點,如果沒有父親的正確引導,男孩很容易朝不良的方向發(fā)展。2004年8月15日,做“摩的”生意的賀某出去載客,一夜未歸。次日早晨6時30分許,賀某在路邊被發(fā)現(xiàn),其頭部、面部、頸部有20余處刀傷,皮帶被解下勒在脖子上,他已經被殘忍地殺害了。2005年5月21日,警方將犯罪嫌疑人張某抓獲,而張某竟是年齡未滿14歲的少年。
2004年,黑龍江省一個13歲的男孩強奸了同村一個14歲女孩。案件偵破后,因為男孩“未到法定刑事責任年齡”而很快被放出。但是一周后,這名未滿14歲的男孩竟夜闖女孩家,將女孩的母親活活捅死。
2004年11月11日,武漢市新洲區(qū)13歲少年吳某殺害13歲少女。這個時期的男孩心智發(fā)育尚未成熟,缺乏對事物的客觀判斷與全面分析能力,自我控制力差,這個時期已經成為少年犯罪率的高發(fā)期。男孩要想安然度過這個青春危險期,就需要成熟男人的引導,而在家庭中,父親顯然能夠勝任這個角色。據(jù)人類行為學研究表明,那些勞改所里80%的“少年犯”都屬于一種情況:要么沒有父親,要么不跟父親生活在一起,要么就得不到父親的關注。
比爾·蓋茨的父親當年教育桀驁不馴的蓋茨就很有一套方法:年少時的比爾·蓋茨相當叛逆,常和母親吵架。12歲的時候,一次晚飯時,小蓋茨在餐桌上對母親大吼起來,言辭十分不敬。接下來,一直充當“和事老”的老蓋茨,舉手便將一杯水直接潑到了比爾·蓋茨的臉上,“感謝你為我洗澡!”小蓋茨高聲叫道。
這就是比爾·蓋茨成長過程中著名的“潑水事件”。然而,這杯冷水卻成了不羈少年人生的轉折點,最終,這位少年成為眾所周知的微軟創(chuàng)始人,成為世界首富。對于這個時期的男孩而言,父親的正確引導十分重要。如果沒有正確的引路人,兒子就會在同樣無知的同伴身上尋找自我。如果比爾·蓋茨在成長過程中沒有經歷這次著名的“潑水事件”,很難說他以后會成長為什么樣子。一個對母親不敬的孩子,如果不能及時糾正,有可能就會滑向不良軌道。
所以,對于那些身為6~13歲之間男孩的父親來說,不應該再把精力只放在工作上。兒子的成長,不僅需要物質上的滿足,更需要精神上的支持和關注。此時的父親應該多跟兒子平等交流,了解兒子的所思所想,在給予兒子關愛和幫助的同時,也要給予他約束的力量,并為他指引方向。這樣,你的兒子才能安然度過這段危險期,向成熟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