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弟弟和父親時通魚雁,令我得悉香港的近況。弟弟學業(yè)進展良好,后考入香港大學。父親自然是對我訓勉有加,尤其緊張我的學業(yè),也常常提醒我要量入為出。經過“百科全書”的教訓,我在經濟上已知有所節(jié)制。我心境舒泰,沒有感到任何壓力,無論在學習還是人生歷練上,都有不少機會讓我增長見識。時間過得很快,電機工程學位畢業(yè)試轉瞬便到眼前。我的大學生活可算多姿多彩,其中大部分都是課外活動。在高中時,我發(fā)覺理科科目富于趣味,也不必背誦死記便可獲取高分,上了大學,我抱的也是同樣的態(tài)度,課堂和課外的功課不必花太多力氣便可以應付。
我從沒蹺課,做好了指定習作,還有很多空余時間,可以參與各樣非學術性的活動。我很喜歡組織工作,因此加入了許多學生團體。此外,我還迷上網球,以致原應用來讀書的時間也花在打網球上。畢業(yè)那年夏天,英國的天氣特別好,時常陽光普照,令人忍不住要到戶外活動活動。我差不多每天都打網球,甚至畢業(yè)試前的一天仍照打不誤。所以嘛,我拿不到一級榮譽,但也以二級榮譽畢業(yè)。對于錯失的機會,我絕少會用“遺憾”來形容。
在和域治理工學院完成首年預科課程后,我本來可以報讀我心目中理想的大學。因為喜愛科學,我堅持在高級程度考試中報考四個理科科目,就是數學、應用數學、物理和化學,以這幾個科目的成績,進入倫大任何一家比較著名的學院應不成問題。但我不知道要進入這幾家學院要另行申請,我只是隨遇而安,繼續(xù)留在和域治。我沒有后悔錯失進入“名?!钡臋C會,在理工學院,我和教師的關系更為密切,與他們有更多直接交流,獲益良多。
畢業(yè)禮在皇家愛爾拔堂舉行,由身為倫大校監(jiān)的皇太后主持。1957年這一屆的畢業(yè)生逐個上臺,在她面前稍立,舉帽致意。整個過程只能以莊嚴、盛大、壯觀來形容。畢業(yè)生人數數以千計,皇太后一直保持和顏悅色,笑容和藹,完全沒有一點疲態(tài),甚至眉頭也不皺一下。后來我當香港中文大學校長時,有一次因校監(jiān)未能出席畢業(yè)禮,由我主持儀式,這才知道,皇太后的表現是如何難能可貴。1957年獲得工程學士學位,是我一個重要里程。
畢業(yè)前幾年,我在信中對父親說,一到畢業(yè),我就要財政獨立,不必要他負擔我的生活。這一天終于來臨。在年初,我已經準備好我的履歷書,也跟從老師的指導,會見了多家來校面試員工的公司招聘人員。在出席畢業(yè)典禮時,我已經任職于自己挑選的標準電話與電報公司。我對電訊行業(yè)很有興趣,而標準是英國最出色的電訊公司。該公司歷史悠久,為大學畢業(yè)生提供見習計劃,讓他們在四個不同部門輪流工作,從而決定他們最喜歡留在哪一個部門。周薪為十一英鎊。在大學里,每年暑期都有外出實習的機會。我的第一份暑期工是任職于Metropolitan Vickers,一家位于曼徹斯特的重工業(yè)工程公司,主要制造發(fā)電機和變壓器。曼徹斯特口音與倫敦口音或所謂的BBC英語截然不同,但當地人倒相當友善。當時我還以為,英國北部的人民比較友善和容易相處。后來才感覺到,一般英國人雖然比較冷淡,但骨子里對人都是充滿關懷的。北方人因為地域觀念較重,所以保存了自己文化和待人處世的特色。在實習期間,我住在一個普通家庭里,屋主待我很好,給初出茅廬的我留下美好的體驗。
Metropolitan Vickers的實習計劃安排得很好,開始時有歡迎儀式,中期有檢討,最后有結業(yè)討論。告別前,學員間都交換了地址,方便日后聯絡。我的第二份暑期工是在高云地利(Coventry)的通用電氣公司(GEC),工作是負責測試電力設備和進行一些實驗,薪酬也較高,我覺得自己似乎可以賺取生活費了。不過這時我還不敢寫信告訴父親,他的兒子可以經濟獨立了。要等到標準電話與電報公司正式向我發(fā)下聘書,我才動筆向他報告喜訊。
一切事情都只是剛開始。我的經濟獨立剛起步,算是實現了第一個目標,但還有很多更大的夢想有待一一成真。但當時我其實沒有明確的打算,只知道要盡力做好本分,而且要做有意義的事情,也許,要給社會作出一個重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