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國朝嘉靖年間,圣人在位,風調(diào)雨順,國泰民安。只為用錯了一個奸臣,濁亂了朝政,險些兒不得太平。那奸臣是誰?姓嚴,名嵩,號介溪,江西分宜人氏。以柔媚得幸,交通宦官,先意迎合,精勤齋醮,供奉青詞,由此驟致貴顯。為人外裝曲謹,內(nèi)實猜刻。讒害了大學士夏言,自己代為首相,權(quán)尊勢重,朝野側(cè)目。兒子嚴世蕃,由官生直做到工部侍郎。他為人更狠,但有些小人之才:博聞強記,能思善算。介溪公最聽他的說話,凡疑難大事,必須與他商量,朝中有“大丞相”、“小丞相”之稱。他父子濟惡,招權(quán)納賄,賣官鬻爵。官員求富貴者,以重賂獻之,拜他門下做干兒子,即得超遷顯位。由是不肖之人,奔走如市??频姥瞄T,皆其心腹牙爪。但有與他作對的,立見奇禍:輕則杖謫,重則殺戮,好不利害!除非不要性命的,才敢開口說句公道話兒;若不是真正關(guān)龍逢、比干,十二分忠君愛國的,寧可誤了朝廷,豈敢得罪宰相?其時有無名子感慨時事,將《神童詩》改成四句云:
少小休勤學,錢財可立身。君看嚴宰相,必用有錢人。
又改四句,道是:
天子重權(quán)豪,開言惹禍苗。萬般皆下品,只有奉承高。
只為嚴嵩父子恃寵貪虐,罪惡如山,引出一個忠臣來,做出一段奇奇怪怪的事跡,留下一段轟轟烈烈的話柄,一時身死,萬古名揚。正是:家多孝子親安樂,國有忠臣世太平。
那人姓沈,名煉,別號青霞,浙江紹興人氏。其人有文經(jīng)武緯之才,濟世安民之志。從幼慕諸葛孔明之為人,孔明文集上有《前出師表》、《后出師表》,沈煉平日愛誦之,手自抄錄數(shù)百遍,室中到處粘壁。每逢酒后,便高聲背誦,念到“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往往長嘆數(shù)聲,大哭而罷。以此為常,人都叫他是狂生。嘉靖戊戌年,中了進士,除授知縣之職。他共做了三處知縣,那三處?溧陽、茌平、清豐。這三任官做得好,真?zhèn)€是:吏肅惟遵法,官清不愛錢。豪強皆斂手,百姓盡安眠。
因他生性伉直,不肯阿奉上官,左遷錦衣衛(wèi)經(jīng)歷。一到京師,看見嚴家贓穢狼藉,心中甚怒。忽一日值公宴,見嚴世蕃倨傲之狀,已自九分不像意。飲至中間,只見嚴世蕃狂呼亂叫,旁若無人,索巨觥飛酒,飲不盡者罰之。這巨觥約容酒斗馀,兩坐客懼世蕃威勢,沒人敢不吃。只有一個馬給事,天性絕飲,世蕃固意將巨觥飛到他面前。馬給事再三告免,世蕃不依。馬給事略沾唇,面便發(fā)赤,眉頭打結(jié),愁苦不勝。世蕃自去下席,親手揪了他的耳朵,將巨觥灌之。那給事出于無奈,悶著氣,一連幾口吸盡。不吃也罷,才吃下時,覺得天在下,地在上,墻壁都團團轉(zhuǎn)動,頭重腳輕,站立不住。世蕃拍手呵呵大笑。沈煉一肚子不平之氣,忽然揎袖而起,搶那只巨觥在手,斟得滿滿的,走到世蕃面前說道:“馬司諫承老先生賜酒,已沾醉不能為禮,下官代他酬老先生一杯?!笔擂等唬接e手推辭,只見沈煉聲色俱厲道:“此杯別人吃得,你也吃得。別人怕著你,我沈煉不怕你!”也揪了世蕃的耳朵灌去,世蕃一飲而盡。沈煉擲杯于案,一般拍手呵呵大笑?;5帽姽賳T面如土色,一個個低著頭,不敢則聲。世蕃假醉,先辭去了。沈煉也不送,坐在椅上嘆道:“咳!‘漢賊不兩立’!‘漢賊不兩立’!”一連念了七八句。這句書也是《出師表》上的說話,他把嚴家比著曹操父子。眾人只怕世蕃聽見,到替他捏兩把汗。沈煉全不為意,又取酒連飲幾杯,盡醉方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