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9節(jié):"三傳"小史(1)

春秋大義 作者:辜鴻銘


第二章 一經(jīng)三傳:哲學(xué)、歷史、還是政治?

(一)"三傳"小史小學(xué)《論語》與大學(xué)《春秋》"春秋三傳"和"春秋四傳"公羊?qū)W和榖梁學(xué)在皇家擂臺上的正式比武作為實用政治學(xué)的儒學(xué)

我們已經(jīng)大略看過了儒學(xué)于漢、唐兩代在政治運作中的實用意義,看來儒家典籍既可以在審案的時候被援引為法律判例,更可以在國家大政上發(fā)揮綱領(lǐng)性的指導(dǎo)作用。嗯,儒學(xué)并不像現(xiàn)在很多人以為的那樣是什么講做人、講倫理的哎不是的,儒學(xué)的核心是在政治,而且,儒家的政治思想核心并不是像很多現(xiàn)代人認為的那樣主要體現(xiàn)在《論語》當中,而是體現(xiàn)在《春秋》里的。

錢穆曾經(jīng)很清晰地梳理過這個脈絡(luò):"隋唐以前人尊孔子,《春秋》尤重于《論語》。兩漢《春秋》列博士,而《春秋》又幾乎是五經(jīng)之冠冕。《論語》則與《爾雅》、《孝經(jīng)》并列,不專設(shè)博士。以近代語說之,《論語》在當時,僅是一種中小學(xué)教科書,而《春秋》則是大學(xué)特定的講座 ……此下魏晉南北朝以迄于隋唐,《春秋》列于經(jīng),仍非《論語》所能比。"后來直到宋朝,《論語》才和《春秋》平起平坐了,二程和朱熹則抬高《論語》超過了《春秋》,到清代乾嘉以后,《春秋》又超過了《論語》,"只有最近幾十年,一般人意見,似乎較接近兩宋之程、朱,因此研究孔子,都重《論語》,而忽略了《春秋》。"

要說這"最近幾十年",《春秋》也發(fā)出過不小的聲音晚清時代公羊?qū)W獨勝,維新派拿它講變法,革命家拿它講"華夷之辨"和"易姓革命",即如一向給人以埋頭訓(xùn)詁之印象的楊樹達前輩也在1943年出版的《春秋大義述》的自序當中倡明"意欲令諸生嚴夷夏之防,切復(fù)仇之志,明義利之辨,知治己之方"。他所指明的這幾條"春秋大義"在當時是實有所指的。而如果以我們現(xiàn)在為坐標,這"最近幾十年"的特色則更是明顯要知道,"《春秋》學(xué)"比"《論語》學(xué)"可復(fù)雜和深奧多了,所以,偌大文化斷層邊緣上的人們借助于《論語》來給斷層搭橋顯然要比借助于《春秋》容易得多。不過悲觀地說,現(xiàn)在再怎么熟讀《論語》和《春秋》,乃至其他種種儒家經(jīng)典,都不會恢復(fù)當年的風(fēng)光了看看人家漢朝,儒者之學(xué)居然切切實實地施展在現(xiàn)實的政治生活當中,影響著內(nèi)政與外交,掌握著生殺大權(quán),真是威風(fēng)八面啊。

漢代的儒家政治傳統(tǒng)是從漢武帝時代開始的。

漢武帝時期"罷黜百家,獨尊儒術(shù)",首倡之人是董仲舒。 董仲舒治學(xué)非??炭?,"目不窺園"這個成語就是從他這兒來的。董仲舒是當時治公羊?qū)W首屈一指的專家所謂"治公羊?qū)W的專家",也就是研究《公羊傳》的專家。在當時,因為《春秋經(jīng)》號稱是孔子所修,所以地位崇高,據(jù)說孔子他老人家還曾親口說過:"吾志在《春秋》,行在《孝經(jīng)》" ,更顯得《春秋經(jīng)》意義之無比重大。而如果說《春秋經(jīng)》是一部權(quán)威教材,那么,為《春秋經(jīng)》編寫教輔的人也不在少數(shù)。在這里,《春秋》作為教材被稱為"經(jīng)",那些教輔則被稱為"傳"。這個"傳",一說是"轉(zhuǎn)"的意思,當"轉(zhuǎn)授"解;一說原本是取"傳授"的意思,表示的是后學(xué)"傳授"圣人整理出來的"經(jīng)"按照后一種意思,"傳"本來很可能是讀作"chuan2"的, 名人的"傳記"也本該讀作"chuan2記"的,可你要真這么讀,別人就該笑話了,正如佛教的《大藏經(jīng)》的"藏"原本該讀作"cang2",唐三藏的"藏"也該讀"cang2"一樣,本來取的都是"收藏"的意思。

還是從俗好了。我們一直都說"《春秋》三傳",就是《春秋經(jīng)》加上《左傳》、《公羊傳》、《榖梁傳》,是謂"一經(jīng)三傳"。《春秋經(jīng)》據(jù)說是孔子根據(jù)魯國國史親手編訂的,其意義正如孟子所謂"孔子作《春秋》而亂臣賊子懼",可孔子一直都是"述而不作"的,只搞古籍整理,卻從來不去原創(chuàng),所以,《春秋經(jīng)》作為他老人家惟一的一部"作品",地位自然無比尊崇比如清代桐城派名人方苞在《春秋直解》的自序中說:"夫他書猶孔子所刪述,而是經(jīng)則手定也",這是兩千年來很主流的一種觀點。但此事是否可靠,后人聚訟紛紜,我這里就不細表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