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獲得好人緣的技巧,并不是指向對方獻媚。希望大家能夠思考的是怎樣才能“給對方留下良好印象”。在我們身邊,想必都存在著這樣的人讓大家感到迷惑吧,“為什么他有這么好的人緣?”“為什么他使人厭惡呢?”那么,到底為什么會產生這種差異呢?
理由有很多,但最重要的是在“回饋反應”方面存在差異。擁有好人緣的人,大都能把握時機適時地給予對方回饋反應。一言以蔽之,即“善于傾聽”。
對于那些能夠對自己的話給予極大反應的人,人們通常都會對其產生好感。我作為一名研討會講師,更能深刻地感受到這一點。
在研討會上,講師面對這么多的人發(fā)表演講,不可能對所有的參加者都懷有同樣的情感。到場人員大都是第一次參加研討會,即使大家同樣都不是第一次參加,也只有能夠對演講表示極大贊許反應的人,才會給講師留下好印象。反之,那些毫無表情、缺乏反應的人則不會給講師留下什么印象。而對于那些有良好反應的人,講師通常都會與他們攀談,并對其留下深刻的印象。
研討會參加者的回饋反應,能夠無意中影響講師的情感,甚至左右你給講師留下的印象。也許參加者予以講師的反應是無意識的,但是,卻能出乎意料地影響對方的行為。
給予對方極大贊許反應的人和毫無表情聽講的人,哪種人更易于交流呢?相信大家都會認可第一種人。在你的身邊,是否也存在“善于傾聽”的人呢?他們總能在適當的時機給予對方贊許,并時不時地隨聲附和。這種“善于傾聽”的人,往往都會受到大家的“歡迎”。
因此,有意識地給予回饋反應這一行為,是受到大家歡迎的關鍵竅門。
此外,回饋反應不僅能幫你擁有好人緣,更能形成你自身的性格。由此可見,與回饋反應相比,性格主要是在此基礎上形成的。
事實上,仍舊有很多人沒有意識到回饋反應這一行為,因此,希望大家在今后的日子里,都能有意識地予以對方明確的回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