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義重于忠誠,進取重于升職
很多人似乎都很羨慕貓??吹截埼倚形宜?、悠閑地睡午覺的樣子,我就明白大家羨慕它的心情了。但是,貓型員工并非只會無事閑逛消磨時間。
有些人工作效率很低,只對自己想做的事情感興趣。這種人不是真正的貓型員工。
我認為他們是模仿貓型員工的偽貓型員工。如果不看穿這些偽貓型員工,對于組織來說,將非常不利。關于這件事,我會在之后詳述。
首先,我們來思考一下“貓型員工”的狀態(tài)吧。
“忠誠”與“升遷”這兩個關鍵詞我已經在之前多次寫到過。我曾說貓型員工與這兩個概念保持著距離,但我并不是說偷懶的員工就是貓型員工。貓型員工會認真工作,且會有成果。但是,他們的方式和努力方法是不同的,這一點最重要。
首先,貓型員工厭惡“忠誠”這種強加的概念,但他們注重“信義”。因為他們明白工作是建立在人與人之間的信賴之上的。但是,很多人會把“人與人”之間的概念,偷換成“組織與人”之間的概念。這種人動不動就把“為了公司”掛在嘴邊。對于貓型員工來說,這種人最令其反感。
貓型員工雖然對“升遷”不抱幻想,但也有“進取心”。不過,此進取心因人而異。
貓型員工已經從“職位的升遷”、自我實現的幻想中覺醒了。但是,他們抱有另外層面上的進取心。例如,他們會有“明天盡量比今天早點做完工作,然后去玩吧”、“要想在這次會議上受歡迎,我該如何表現呢”之類的想法。
按照貓型員工的標準來說,“是否能更輕松”、“是否能工作得更愉快”就是很棒的上進心。
接下來,我想研究一下貓型員工的規(guī)則,但首先,具有“信義”和“進取心”是規(guī)則的前提。雖然貓型員工不總是賴在組織里,但也不是說工作散漫,牢騷不休的人就是貓型員工。我曾在“前言”中列舉過貓型員工的特征,那么,我們就再來確認一下吧。
1.相比克己奉公,更注重自己的利益
2.雖然不喜歡忙忙碌碌,但該忙碌時還是會忙碌
3.全力鉆研自己有能力完成的事情
4.過著一有空,就打算去玩的生活
5.相比遠大目標,更珍惜每天的幸福
那么,這些特征產生的背景如何呢,在實際工作中,貓型員工又應該采取什么樣的工作方式呢?此外,什么樣的行為,就可以判斷是偽貓型員工呢?我將依次討論這些問題。
特征1相比克己奉公,更注重自己的利益
聽了克己奉公這個詞,人們會產生各種各樣的聯想。了解戰(zhàn)前情況的人,應該是在類似“拋開一己私欲,為國家奉獻”之類的文章中學到這個詞的,但沒有人教過我們這是一種美德。
老師并未將這個詞刻意灌輸給如今的年輕一代,但這確實是一個為人熟知的四字語。我認為這與戰(zhàn)后日本社會流傳的思想很相似,只是換了一種說法。
我們只要將“為國家奉獻”中的“國家”換成公司,就一下子明白了。事實上,戰(zhàn)后日本的公司員工確實是按照克己奉公的想法工作的,雖然他們沒有說出這個詞。而且,即使是現在,按照克己奉公的想法工作的員工也是很珍貴的。
另一方面,從個人角度來說,對組織的忠心,也能使個人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奧運會賽事應該就是一個典型。我認為,背負著對國家的忠誠與驕傲,確實有利于挖掘人的潛能。
有的時候,將“為公司努力”作為工作動力,最終也能使個人能力得到提升,于是,員工本人也會有滿足感。如此想來,通過對企業(yè)的忠心耿耿,員工本人也有可能受益。員工即使不勉強“克己”,也應該秉承“奉公”之道吧。
在戰(zhàn)后經濟增長時期,有的人以克己奉公為工作準則,也有的人只是適當努力工作。但是,大家都分享到了經濟增長的成果。
不過,遺憾的是,現今的日本已經很難獲得那么大的成果了。因此,即使再怎么跟員工講克己奉公,員工也無法接受。但是,對于經營人來說,員工有一顆忠心仍是非常可貴的。公司里如果有即使犧牲自己也要為公司努力工作的員工,那么,這家公司的成長將出乎人的意料,而且也將創(chuàng)造出意想不到的利潤,這的確是事實。對經營管理者來說,公司員工不厭其煩地加班工作,對公司大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