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跋:鏡子(3)

中國演員訪談錄 作者:易立競


我知道的一個心力強大的人,是俄羅斯導(dǎo)演安德烈?塔可夫斯基,他曾計劃,由一位女心理醫(yī)生假借為劇本搜集材料的名義,在一個裝著3臺隱蔽攝像機的房間,對他的母親瑪麗亞?伊凡諾夫娜?維什尼亞柯娃進(jìn)行一次采訪,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讓母親在鏡頭前談?wù)撊耸篱g的一切:談?wù)撊恕?zhàn)爭、宇宙、上帝,談?wù)撍铍y以啟齒的行為,最悲痛和最幸福的體驗……然后剪輯成影片公諸與眾。對一個孜孜以求或被闡釋為貪得無厭的采訪者而言,這應(yīng)該算是一生中的巔峰作品。這個有道德疑點的計劃最后未被政府通過,幾年后,作為折衷方案,他拍攝了自傳體電影《鏡子》。

采訪到底是要做什么?常常在去做采訪的途中,腦子會冒出這個問題。是出于FANS式的意淫、好學(xué)生式的討教、無聊者的娛樂,還是為了更多地發(fā)現(xiàn)和提升自我,或僅僅是為了接近一個你想接近的人?教室走廊上,夜店里的隔壁桌,機艙的另一側(cè),其實總會有那么幾個人,會激發(fā)起你想走過去,說聲你好,然后還能多聊幾句的想法,不管只是為了消解一時的寂寞,為了做朋友,做情人,還是想在一起過一輩子。易立競的動機是什么,我不知道,但肯定不只是為完成一份工作。我知道的是,對一個好的采訪者而言,探究人心和人性,如抽煙一樣是會讓人上癮的東西。很高興的是,在易立競的這些文字里,我看到的好,不是有多少猛料,不是讓誰誰誰又哭了,而是偶爾會遇到一個柔軟敏感的東西,磕磕碰碰了好幾下。我想到的是,如果中國的媒體圈里多幾個易立競,相互激發(fā),共同成長,會給這個鬧哄哄的圈子增加點不同的氣質(zhì),也會讓煙鬼們更過癮。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