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為什么人的頭頂、腋下和陰部還保留著毛發(fā)呢?頭發(fā)無疑對大腦有保護作用,但是人的頭發(fā)不加修剪的話能夠長到一米以上,是不正常的,在動物中絕無僅有,明顯是一種生存劣勢,比如很容易被樹枝纏住,被天敵捉住。它的出現可能也與性選擇有關:人類在擇偶時喜歡長發(fā)飄飄的異性。在今天,頭發(fā)仍然是一種性象征。至于腋毛、陰毛,更與性有關了,它們是性成熟的標志,而且長在腺體發(fā)達的部位,能用于收集、散發(fā)外激素,吸引異性的注意。
為什么男人也有乳頭
顧名思義,哺乳動物最主要的特征是哺乳。人類作為哺乳動物的一員,女人有乳頭的原因非常明顯。但是,男人為什么也有乳頭?不僅男人,其他雄性哺乳動物也大多有乳頭。在18世紀的歐洲,這是一個讓自然神學家非常難堪的問題。自然神學家相信生物體的構造是上帝巧妙地設計出來的,體現了上帝的智慧。但是,上帝為什么要在男人身上安兩個顯然沒用的乳頭?
達爾文在創(chuàng)建進化論時,也深入思考過這個問題。他猜測,在哺乳動物的祖先中,雄性和雌性一樣承擔著哺乳的功能,當時雄性的乳房也是很發(fā)達的。后來由于某種原因(例如每窩幼仔的數量減少了),不再需要雄性當“奶媽”了,雄性乳房才慢慢退化了。
達爾文的推測雖然富有想象力,卻沒有什么依據。在達爾文的時代,人們對生物遺傳的機制一無所知。如果達爾文具有現代遺傳學知識,也許能作出更合理的回答。我們知道,人類的基因被儲存在46個稱為染色體的小包裹里,其中一半是父親給的,一半是母親給的,配成了23對。其中的22對,男、女沒有差別,叫做常染色體。和性別有關的是第23對染色體,叫性染色體。男人的性染色體其實并不配對,一條大(叫X染色體)一條小(叫Y染色體)。女人則有兩條配對的X染色體。
和乳頭、乳腺有關的基因都在常染色體上,男女都一樣。在胚胎發(fā)育的第3~4周,乳頭就開始出現了。這時候的胚胎甚至連性腺都沒有。在第5周,性腺出現了。不過,這個時候的性腺是中性的,它會發(fā)育成睪丸還是卵巢,完全取決于有沒有Y染色體。在Y染色體上,有一個決定睪丸發(fā)育的基因。如果存在Y染色體,在第7周時,性腺將開始發(fā)育成睪丸。如果不存在Y染色體,胚胎的性腺會一直等到第13周再發(fā)育成卵巢。
你也許覺得X染色體會和女性的發(fā)育有什么關系。其實不然。有些人多了一條X染色體,是XXY。猜猜看,他們會是什么性別?男性。多出的X染色體并不起作用。可見,Y染色體才是決定性別的染色體。有Y染色體,就發(fā)育成男性;沒有Y染色體,就發(fā)育成女性。所以,性染色體是X或XXX的,發(fā)育成女性。如果沒有性染色體或者只有Y染色體呢?這些胚胎沒法發(fā)育,因為X染色體上有很多重要的基因,不能沒有它。X染色體不像Y染色體是可有可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