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秋天,我進入高盛的投行策略部做實習。要說我以前也算見過些世面,但高盛這個華爾街頭號王牌的精、氣、神還是令我驚嘆。這個公司有一種難以言傳的朝氣和銳氣,員工們恨不得在身上佩戴“特種部隊”符號,以示和其它投行不同。如果把高盛比做一支軍隊,那么它的士兵經(jīng)過嚴格挑選,下級軍官普遍出自一流軍校,中級軍官是多年實戰(zhàn)磨練出的骨干,高級軍官大都是長期并肩作戰(zhàn)、配合默契的“老高盛”,這顯然是一支戰(zhàn)斗力強大的精兵。
如果查一查高盛高管的履歷,你會發(fā)現(xiàn)不少人出自J. Aron大宗商品交易公司。 的名號外人未必熟悉,在高盛內(nèi)部可是大有來頭。 這家原本獨立的公司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被高盛收購,之后就像金母雞一樣不停的“下金蛋”,集團也借此成為一個勢力強大的“山頭”,高盛老總接班人布蘭克芬(Lloyd Blankfein)就是該山頭的領袖。大宗商品交易近乎投機,杠桿很大,一夕暴富和血本無歸的故事經(jīng)常發(fā)生。這一行里磨煉出來的人通常對于風險和回報有超乎尋常的敏銳直覺,是一群既能沖鋒陷陣,也能躲避子彈的老兵。 也許正因為高管層中有不少大宗商品交易戰(zhàn)場上滾出來的老兵油子,高盛在容易賺錢時往往敢下很大的賭注,而危機來臨時卻總能全身而退。
高盛的管理也很有一套,概括起來說就是:前有現(xiàn)大洋,后有督戰(zhàn)隊,再來點兒政治思想工作?!艾F(xiàn)大洋”就是高額獎金,連續(xù)幾年達到平均每人五十萬美元左右,是其他投行的兩倍。只要有出色的表現(xiàn),高盛員工就能成為百萬甚至千萬富翁。如此重賞之下,自然人人爭先。所謂“督戰(zhàn)隊”就是懲罰后進的機制。高盛每年都要對員工進行系統(tǒng)評價打分,并淘汰5%的“落后分子”,這聽上去有點殘酷的辦法和羅馬軍團維護士氣的“什一格殺令”倒頗有相似之處。而“政治思想工作”則是培養(yǎng)員工的團體感和榮譽感。逢年過節(jié),大家總能收到老總的電話錄音留言,使人感覺管理層并非高高在上,而是身邊同一個戰(zhàn)壕里的戰(zhàn)友。在公司內(nèi)部會議上,常常聽到“因為我們是高盛”(Because we are Goldman) 這句話,潛臺詞是:我們標準很高,別人做不到的事,我們也能做到!
我所在的投行策略部,員工大都出自哈佛,耶魯?shù)让?,很多有博士學位,有幾位甚至是改行教授,例如面試過我的尼克,還有一位董事總經(jīng)理曾任教麻省理工商學院。這種資歷的人當然最有話語權,所以他們負責直接與客戶和銀行家打交道的“忽悠”工作。至于我這種人微言輕的小實習生,職責是給大佬們提供忽悠的素材,分析各公司的財務和資本結構情況,變著法“尋找問題”,好讓高盛有幫助客戶“解決問題”的機會。
分析數(shù)據(jù)少不了寫程序,高盛使用的編程語言是一種自己開發(fā)的名為“SecDB”的古怪系統(tǒng) ,那藍底白字的界面看上去只有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的水平??蓜e小看這套外表樸實的系統(tǒng),它是由高盛珍藏的一批電腦天才花了十幾年時間慢慢積累而成的,據(jù)說可靠性和功能都大大超出同類商用軟件。高盛堅持使用自己系統(tǒng)的另一個原因是為了保密,任何人離開公司都無法輕易帶走核心算法。此外還有一個留人“陽謀”:用慣了SecDB 的人到別的公司還得重新學起,所以不少人也就懶得跳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