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
在這次會見中,義律解釋了他作為富有經(jīng)驗的海軍軍官而非政客,不愿意占領(lǐng)舟山的原因:“憑借對舟山的親身了解,我認識到,與我們以往的偏愛截然相反,它完全不適合我們在中國的目標。航行 充滿危險,除了動力汽船之外,其他船只幾乎無法航行?!?842年1月25日,義律在送交巴麥尊的繼任者阿伯丁勛爵的長篇報告中指出,與舟山相反,香港這樣的口岸,擁有“巨大而安全的港口,豐富的淡水,易于由優(yōu)勢海軍來保護等長處,而且地域和人口狀況都很適合我們的需要”。11
英國畫家奧古斯特·博吉特1838年繪制的香港島及海灣。
倘若義律抓緊在香港建立居民區(qū),打消那些傾向于獲取揚子江附近基地的陸海軍將領(lǐng)對于該島是否適合作基地的疑慮,最重要的是,說服商人前來此地投資,那么,事實將證明義律的選擇不失為明智之舉。問題是時間非常緊迫。倫敦對他與琦善在穿鼻的協(xié)定做出反應(yīng) 幾乎可以肯定會是憤怒的反應(yīng) 大約需要6個月時間。這段時間就是這位全權(quán)大臣可以用來建立殖民地的時間,期間他還必須繼續(xù)在華軍事行動。他采取了一項預(yù)防措施,爭取他的親戚、印度奧克蘭勛爵的支持。1841年6月21日,他從澳門致函奧克蘭勛爵,充分闡述了自己的政策:
我冒昧地提出我的看法,一項指定英國商人和船只前往廈門、寧波港和上海縣的條約,絕不是把彌足珍貴的人質(zhì)交到一個被激怒的政府手中,可以肯定的是,我們的商人的急躁,中國人的背信棄義,將很快引發(fā)新的麻煩 我非常清楚 女王陛下的政府必須保有香港島 以及立即在堅實和廣泛的基礎(chǔ)上組建該殖民地,并非只是個提議,而是絕對的必要。
110
在倫敦的答復(fù)到來之前,還有不少仗要打。如果說《穿鼻草約》很可能讓英國政府感到氣憤,中國人則肯定會拒絕接受,義律日后解釋說:“我充分意識到,朝廷有可能 雖然還談不上多半會 推翻琦善的承諾,便小心翼翼地把廣州的兵力全部集中起來”。事態(tài)很快就明朗了,中國人準備盡快重新開戰(zhàn)。充實要塞兵力,修建新炮臺,橫跨江面的障礙物也準備就緒。2月底,義律獲悉琦善無法提交他的那一部分穿鼻協(xié)定,因此需要給予更多的推動。英國軍隊已經(jīng)如約撤出舟山(中國人對這個行動困惑不解,他們只能認為英國人是被迫撤退),即使算上染病者和衛(wèi)戍部隊,這支軍隊仍只有2000人多一點,他們可以在兩艘戰(zhàn)艦的支援下猛烈攻打任何眼前的敵人,卻無法進入廣州。只有勇敢的“復(fù)仇神”號這樣的小型船只才能進入廣州。戰(zhàn)事的初期階段毫無懸念可言:虎門再度被攻占,盡管中國人修筑了各種防御工事,英國的小型戰(zhàn)船仍在36小時之內(nèi)到達黃埔。這對林則徐必定是個打擊,他仍留在廣州,而且剛剛得意地在日記中記下英國人已被擊退。
圖為英國畫家科林斯繪于1841年的九龍尖沙嘴炮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