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兩個帝國的仲裁者(3)

香港史 作者:(英)弗蘭克·韋爾什


起初,璞鼎查提出了一個不切實際的建議:英國人負責維持香港的秩序,華人犯罪者移交中國法庭,依照中國法律審判。白廳指出,這一點無論如何也難以做到,璞鼎查爵士陷入了尷尬的境地,因為他已經(jīng)與耆英這樣商定了。殖民地部常務次官詹姆斯·斯蒂芬爵士干巴巴地評論道:“在這場爭論中,獲勝的似乎是那位中國欽差大臣?!贝耸氯舻貌坏郊皶r解決,其他條款無法生效,這個問題便獲準擱置起來。

131

治外法權日后將成為西方國家在華的最大特權,同時也引發(fā)了最強烈的憤怒,但最初它被視為一項折衷辦法。這場戰(zhàn)爭的直接起因就是治外法權,林則徐先是要逮捕顛地,繼而要求引渡應對林維喜一案負責的某一個人?!段蹇谕ㄉ谈秸成坪髼l款》規(guī)定,外國人與中國人發(fā)生爭端,“均不可庇護隱匿,有乖和好”,“倘有英人違背此條禁約,擅到內(nèi)地遠游者 交英國管事官依情處罪”,“倘有不法華民 即應交與華官按法處治”。上述條款起初是對中國方面做出的讓步,以迫使那些放浪形骸的英國水手接受非常必要的紀律約束,他們以前曾在廣州闖下大亂子。在1844年7月的條約(譯者按,《中美望廈條約》)中,美國人進一步明確了這個要點:“合眾國民人由領事等官捉拿審訊,照本國例治罪?!?844年10月的《黃埔條約》再清楚不過地表明,法國人在任何情況下都只服從法國的法律:“凡有佛蘭西人與中國人爭鬧事件 系佛蘭西人 照佛蘭西例治罪 因所定之例,佛蘭西人在五口地方如有犯大小等罪,均照佛蘭西例辦理?!?/p>

雙方的討論嚴肅而深入,“反復爭論和考慮 一次又一次地斟酌,該做的一切都做了”,雙方送呈各自首腦的關于談判的詳細報告,所達成的諸多妥協(xié),無不表明《五口通商章程及海關稅則》是一份合法的國際文件,它當然有模棱兩可和欠缺之處,卻肯定不是一個獲勝的強國勒令哀求者接受的條款。耆英極富個人魅力,把璞鼎查爵士哄得飄飄然,并贏得了他的英國對手的極大尊重。璞鼎查大概并未如耆英所請,正式給自己的兒子起名為“弗雷德里克·耆英”,51但他的確把這個孩子及其母親的肖像畫送給了這位欽差大臣,并以“一種略帶敬畏的態(tài)度”向阿伯丁勛爵報告說,他的這位“因-特-米-特”(親密的)朋友令人“對中國官員的品格和習慣刮目相看”。

同樣可以肯定,《南京條約》的許多條款,其先例可以追溯到上一個10年英國(譯者按,應為中國)與浩罕可汗簽署的協(xié)定。那些協(xié)定同樣是外人強迫清政府簽訂的條約,同樣規(guī)定了固定稅率以及享有司法權的派駐領事,卻從來未被視為不公正、不平等或單方面的條約。此后,雙方努力確保充分履行條約義務,對懸而未決的事項做出安排,這進一步證明了我的上述觀點。費正清教授的看法是,雖然這些協(xié)定“體現(xiàn)了英國勢力強加于中國的新秩序”,總的說來,它們也是“妥協(xié)的結(jié)果。英國人的要求不得不做出限制。亨利·璞鼎查爵士最終勉強同意接受切實可行的方案”。52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