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重新上路(3)

美國啤酒文化之旅 作者:(美)肯·威爾斯


煮過并加入啤酒花的溶液被導入漩渦,去除雜質(zhì),通過熱交換器冷卻至室溫,然后送至發(fā)酵容器。在這里加入新鮮酵母,行話叫“定調(diào)”?,F(xiàn)在這溶液就可以稱為啤酒了。然后還要經(jīng)過五天的發(fā)酵,酵母會吸收糖分并釋放酒精和二氧化碳。有些時候,啤酒還會經(jīng)歷第二次發(fā)酵,這能提高二氧化碳和酒精的含量并增進口感。最后啤酒通過過濾器被裝入一個容器,在這里進一步增加糖分,同時除去二氧化碳。

一些濃啤酒只需兩三個星期就可以喝了,貯藏啤酒三十天就可以了,比如百威就是如此。但是有很多品種就要等上很久,尤其是烈性啤酒需要延長發(fā)酵期。

佩奇,同大多數(shù)小釀造廠一樣,自1980年起步,更新改進了傳統(tǒng)的制作工藝。它開發(fā)出一種簡單的雙通道釀制系統(tǒng)――就是一個麥汁萃取器和一個煮沸器?!斑@肯定不是你所見過的最迷人的釀造廠,”鄧跟我說,“但是我們在自己的最終產(chǎn)品上投入了大量資金?!?/p>

我們繞到冷藏室,鄧拿出一盒小團狀啤酒花給我看。它們的確看起來像沙鼠食品,不過聞起來好得多。就在我要離開時,他告訴我說啤酒花和大麻有很近的親緣關(guān)系。“你要是想試試,我們可以給你寄一點過去?!彼_玩笑說。

我笑著說自己可不想把啤酒花當煙抽。不過這也提醒了我:啤酒花(hop)同大麻的關(guān)系很可能是1920年代的短語“興奮地”(hopped-up)的起源:――這是對吸毒的婉轉(zhuǎn)說法。

臨走之前,我向鄧問起五公里跑以及他們是否真的在中途放置酒桶?!按_實如此,”他說,“不過今年我們情況有變。我們會在中途放輛公共汽車,以便把人們帶回起點。因為很多人跑到酒桶處就再也不往前跑了?!?/p>

下午1點,我沿著州際公路向南面預定地點前進。在風景秀麗的61號高速公路上,我還沒來得及駛進汽車加油站,就看到它巨大的液晶顯示屏上正放著一首仙妮亞·唐恩的鄉(xiāng)村音樂。我不覺得自己在自助加油的時候也需要娛樂,不過我覺得這一陣子大眾傳媒真是無孔不入。他們想干什么呢?下一步難道要在浴室隔間里放音樂電視嗎?

鮑勃·迪倫,在他1965年的諷刺專輯《重游61號公路》中把61號高速公路介紹給了音樂世界。不過這條路大部分都沿著密西西比河,也是一條歷史悠久的路。美洲土著、拓荒者、毛皮商販、河上的船家以及定居者絡繹不絕。同時還有騙子、瘋?cè)艘约白诮袒孟胝?,更不用說幻想家、音樂家、詩人、作家了。這條官方高速公路又叫作大河路,是在1938年修建成的。它的建設初衷是為了連通南北,但是由于它的曲折漫長不如幾乎筆直的四車道州際公路來得快捷,其作用也就被淡化了。不過這也有個以前未想到的好處:將交通和人們的注意力從這里轉(zhuǎn)移開了。至少那些路邊商場的開發(fā)商們就不會把這兒占得滿滿當當了。這些路邊商場堅韌不拔地,如同野葛一般遍布每一英里,以驚人的數(shù)量占據(jù)了美國各個小鎮(zhèn)的入口。

當我開車進入瓦巴莎縣時,我已經(jīng)經(jīng)過諸如叫做瓦巴莎、韋弗、明內(nèi)斯卡這樣的鄉(xiāng)村河邊村落了:當我在河岸邊開車飛馳時,游船在河上銀波蕩漾,眼前種著玉米和大豆的農(nóng)田無邊無際,籠罩在快到收獲季節(jié)的和煦的陽光之下。直到我來到明尼蘇達的威諾娜城郊,一座有27000人口的明麗小城,我才猛然回到了啤酒的世界。

我發(fā)誓我看到了令人難以置信的景象:一個保齡球館兼酒館。

我立刻轉(zhuǎn)了一個U型彎返回來,發(fā)現(xiàn)自己的確沒看錯。進了一家商店,我找到那塊牌子,上面寫道:“西門保齡/惠靈頓酒館和烤肉飯館/逆水釀酒公司。”

看來這不僅僅是個保齡球館?,F(xiàn)在是下午3:30,我停了車,走了進去。

整個地方幾乎空無一人(在這個時間倒也沒什么稀奇的),不過倒也同廣告上介紹的沒什么區(qū)別。一條長長的木質(zhì)吧臺,設置精巧的啤酒龍頭,面對著16條保齡球道。一個女人坐在吧臺的一端喝著酒同侍者聊著天。這時從玻璃板后面?zhèn)鱽肀}g球的撞擊聲,我順著聲音傳來的方向望去,看到一群孩子在一條賽道上玩耍。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