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手表的秘密(8)

大時代第一季:血色交割單 作者:仇曉慧


第一個概念是真正全流通,這樣的股票在市場上并不多見。

第二個玩轉的概念是信息公開,這意味著爭取到政府力量。帝王醫(yī)藥是云南省發(fā)行的第一只股票,而且該股當時就宣稱,愿意主動披露一切可以公開的信息。

第三個概念是股東榮譽。帝王醫(yī)藥上市第一個月就邀請了許多股民去自家廠房參觀,并尊稱他們?yōu)楣蓶|。

第四個概念是核心產品,每個股東都領到了一盒叫做帝王螺旋藻的保健品。股民捧著螺旋藻的圖片甚至直接上了《中國證券報》頭版。很快,帝王螺旋藻就與當年流行的蜂王漿、蛇粉等保健品一樣,刮起了一陣熱賣旋風。

帝王醫(yī)藥的股價隨著一個又一個在當時市場看來無比新鮮的概念,被推向了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高度。在同期公開發(fā)行的股票中,帝王醫(yī)藥漲幅一直雄踞首位,從2。4元的開盤價,一個月不到,就飆升至3。8元,足足漲了58%。1個億的盤子,更是吸引了市場上的各路來客。

1992年到1994年,帝王醫(yī)藥狂飆不止,機構熱情,散戶瘋狂。

很快,醫(yī)藥行業(yè)面臨嚴峻的生存考驗。那時候,整個中國的醫(yī)藥內需還沒有完全打開,藥品銷售在政策上也有一定限制。帝王醫(yī)藥對過剩產能毫無察覺。就在帝王醫(yī)藥經營剛出現(xiàn)危機的時候,屋漏偏逢連夜雨,殺出一個匯星集團,對帝王醫(yī)藥虎視眈眈并發(fā)起攻擊。

并購消息一傳出,帝王醫(yī)藥上漲勢頭繼而生猛。

與此同時,袁觀潮一手培育的海元證券扶搖直上,很快成了中國標桿券商,掌控了全國90%以上的承銷份額。盡管他們后來只要中國排名前十的高校畢業(yè)的高才生,但應聘人員還是擠破了腦袋。

這段時間,唐子風依舊持續(xù)不斷地找著袁觀潮。

袁觀潮終于開口了,但很決絕:“唐子風,你再拉我的話,我們勢不兩立!”

“見一下我一個好哥們兒?!碧谱语L說。

那是袁觀潮第一次見到那哥們兒,他此前沒見過這個人,盡管江湖上已經充滿了這個人的傳說。傳說歸傳說,袁觀潮還是拒絕了邀請。

他甚至對唐子風怒不可遏:“帝王醫(yī)藥這種資質的股票你敢這樣玩,還不夠嗎?”

唐子風倒也坦然:“好吧,反正沒有什么項目,缺了什么人,就會干不了的……”

5個月前。

1995年年初,帝王醫(yī)藥的收購局勢變得不明朗起來。當時,正逢一番惡性通貨膨脹,宏觀政策進入緊縮時期,政府高舉控制物價的旗幟。

帝王醫(yī)藥是否會被收購的爭議,真正進入白熱化。

機構的多空力量一直爭執(zhí)不下,但都傾注了全力,形成了兩大陣營。所有矛盾焦點都集中在政府貼補上,這決定著帝王醫(yī)藥是否會被成功收購。

空方從市場角度認為,當?shù)卣粫贸瞿敲炊噘Y金來貼補帝王醫(yī)藥,帝王醫(yī)藥的賬面上現(xiàn)金流不足,也看不到具有應對這場惡意收購的實力。

多方則認為,政府不會就此袖手旁觀。

政府公布最終決定的5月29日馬上就要到了,帝王醫(yī)藥的股價命懸一線。

就在貼補日前幾天,登門拜訪袁觀潮的資本掮客絡繹不絕,十有八九都是請教袁觀潮關于帝王醫(yī)藥的看法,探聽他所了解的地方政府態(tài)度。

身為“證券教父”的袁觀潮在市場上擁有很高聲望,在幾次股票出現(xiàn)重大分歧時,最后都是袁觀潮壓對。

不過,袁得魚看到,父親每被問及這個敏感問題時,總是緘默不語,或是顧左右而言他。

一個月前。

4月下旬左右,誰也找不到袁觀潮,他奔嵊泗去了。

袁得魚很能理解袁觀潮為什么去那里,這是隔岸觀海。

袁得魚第一次被老師指責是因為自己對同學打架事件置之不理。老師十分生氣,說:“身為班長,怎么不管好同學?”袁得魚回答說:“老師,你有沒有看到打架的好處?”老師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袁得魚聳聳肩:“你看這地上,被他們拖得多干凈啊……”

袁得魚雖然年幼,但也算耳聽八方,對證券市場也有些粗淺的了解,他不禁問道:“爸爸,帝王醫(yī)藥已經熱火朝天,你為什么跑到這里來呢?”

袁觀潮說:“你看這證券市場,被他們一伙人搞得多熱鬧吶!”

“爸爸,那你真的不參與帝王醫(yī)藥了嗎?”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