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五音不同聲而能和

《管子》管理日志 作者:徐明天


 

“左操五音,右執(zhí)五味”,此言君臣之分也。君出令佚,故立于左;臣任力勞,故立于右。夫五音不同聲而能調(diào),此言君之所出令無妄也,而無所不順,順而令行政成。五味不同物而能和,此言臣之所任力無妄也,而無所不得,得而力務(wù)財多。故君出令,正其國而無齊其欲,一其愛而無獨與是,王施而無私,則海內(nèi)來賓矣。

——《管子·宙合》【譯文】

“左操五音,右執(zhí)五味”,這是君主和臣子的職分。君主發(fā)令是安逸的,所以居于左;臣子出力是勞累的,所以居于右。五音不同聲而能協(xié)調(diào),這是說君主發(fā)出的政令不是沒有準(zhǔn)則的,因而就沒有不順的,順就政令早行政事成功。五味不同物而能調(diào)和,這就是說臣子出力做事不是沒有準(zhǔn)則的,因而就沒有不成的,用力工作財貨豐多。所以君主發(fā)令,是為了糾正國家的政策,而不是為了劃一百姓的喜好;是為了統(tǒng)一百姓的愛憎,而不是使用一種方法來達(dá)到目的,公正施惠而沒有偏私,這樣天下的百姓就來歸順了。

“和而不同”是和諧和重要爭論之處??鬃用浴熬雍投煌∪送缓汀保ā墩撜Z·子路篇第十三》),是儒家的和諧觀。你可以有不同的意見,但必須遵守同一個聲音,這是君子,而小人則本來是觀點相同,但表現(xiàn)卻不一致??傊粋€聲音。

與孔子同時代的齊國宰相晏嬰也有經(jīng)典的“和而不同”的論述。晏嬰以奏樂和烹飪?yōu)槔?,認(rèn)為不同的聲調(diào)才能奏出美妙的音樂,不同的原料和調(diào)料才能烹制出精美的菜肴,容納不同的意見,聽取不同的聲音,這才是和諧之道。

晏嬰是一位諍臣,不計私利,給君主提出相當(dāng)多的不同甚至是反對意見,語言犀利。作為法家的代表人物之一,晏嬰的和諧觀就來自管子,“五音”、“五味”的比喻,都是從管子那里來的。管子的“五音”、“五味”就是講執(zhí)政者要容納不同的意見,聽取不同的聲音,不要整齊劃一,一個聲音,一個意志,而要兼容并蓄。

企業(yè)家要善于聽取不同的意見和聲音。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
<thead id="qy4sy"></thead>
<ins id="qy4sy"><xmp id="qy4s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