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節(jié):兩種不同的美元(3)

郎咸平說對了嗎 作者:葉楚華


第三次美元危機爆發(fā)于1971年5月。由于越戰(zhàn)巨額財政開支以及工業(yè)生產危機,美國短期外債高達553億美元,國際逆差也達到220億美元,黃金儲備則降為110億美元。歐洲市場爆發(fā)大規(guī)模拋棄美元、搶購黃金和西歐國家貨幣的狂潮。到了當年8月,美國政府宣布停止外國央行用美元到美國兌換黃金,美元對黃金貶值7?89%,布雷頓森林體系名存實亡。

第四次危機爆發(fā)于1973年,這是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徹底終結。自從1971年美國宣布停止兌換黃金以來,美元的信用降到冰點。到1973年初,歐洲市場幾乎傾囊拋售掉最后1美元;2月初,美國政府再次宣布美元對黃金貶值10%,每盎司金價為42?22美元。美元信譽徹底崩潰,西方各國紛紛取消本國貨幣與美元的固定匯率制,改行浮動匯率制。布雷頓森林體系就此徹底退出歷史舞臺。

布雷頓森林體系這種金本位的體系最終悲劇收場,根源就在于黃金的數量壓根就不足以為美元紙幣提供足夠的保證,黃金的數量是有限的,印鈔機的開動是無限的,這兩者的矛盾沒有任何解決的辦法。

"被逼無奈"之下,美元終于進入了國家信用貨幣的時代,美元再也不需要用任何東西作抵押了,只需要憑著美國的國家信譽,就直接印刷美元。而印刷出的美元又可以發(fā)給美國人購買全世界的商品,說白了,自從這種美元時代開啟之后,美國人可以不干活,就靠印刷美元去購物而維持富裕生活。

一句話,1973年布雷頓森林體系徹底崩潰之后的美元,是一種與之前的黃金美元性質完全相反的美元,它是毫無保證的貨幣,隨著美國經濟的日益空殼化,這些美元實際上成了不可兌現的紙鈔,更確切地說是廢紙。世界上任何國家賺取的美元,都再也不可能從美國換回等值的財富,因為,美國根本沒有這么多東西可賣。要理解這一點,這其中有太多要細說的環(huán)節(jié),下面接著講。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