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尋找第六階段(6)

第56號教室的奇跡 作者:(美)雷夫·艾斯奎斯


也可以以伯納德為例,在阿瑟·米勒(Arthur Miller)的《推銷員之死》(Death of a Salesman)中,他是住在威利·羅曼隔壁的男孩。伯納德老是糾纏著威利的孩子,要他們上學、讀書,因此被視為討厭鬼。隨著劇情發(fā)展,當威利迫切地想找出他和孩子們失敗的原因時,伯納德出現(xiàn)了,但是行色匆匆。他現(xiàn)在是一名律師,手上有個案子在辦。他疾行而過時,伯納德的父親提到那個案子正在美國最高法院審理當中。當威利對伯納德竟然從沒提起這么驚人的事情表示驚訝時,伯納德的父親對威利說:“沒必要說啊,他已經(jīng)在做了?!?/p>

通過這些例子,我奮力和ESPN與MTV頻道,以及這些頻道視為理所當然的矯情賣弄、辱罵攻擊,以及“世界惟我獨尊”式思考搏斗。我試著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看到不同的觀點。

我也會播映主角為第六階段思維者的電影給孩子們看。其中的一個角色是電影《正午》(High Noon),由演技精湛的賈利·古柏(Gary Cooper)飾演的警長威爾·凱恩。槍手要殺凱恩,鎮(zhèn)上每個人都要凱恩逃命去,理由各異。有人想讓槍手控制小鎮(zhèn),以求生意興隆。副警長要他離開,因為他覬覦凱恩的職位。凱恩的妻子魁克出于宗教理由要他躲避正面沖突。但凱恩選擇留下來。因為他就是這樣的人,即使被所有人遺棄,即使命在旦夕,他仍忠于自己的原則。要孩子們達到這樣的境界是非常高標準的要求,但我還是這么要求他們。

最物超所值的第六階段思維范例,是摩根·弗里曼(Morgan Freeman)在電影《肖申克的救贖》(The Shawshank Redemption)所飾演的瑞德。我很清楚大部分的小學生看不太懂這部寓意深遠的電影,但是第56號教室是個特別的地方,所以我每年都會有一天在放學后播放這部電影給班上的學生看。瑞德是監(jiān)獄里的囚犯,因為謀殺被判終身監(jiān)禁。每10年他都有假釋出獄的機會。片中,他和假釋審查委員會面好幾次,每次都對委員會說他已經(jīng)洗心革面了,但申請總是遭到駁回。在一個較為輕松的場景中,在獄中度過大半輩子的瑞德說出了他的心聲。他告訴一位假釋審查委員,自己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做改過向善,至少不知道審查委員們說的改過向善是什么意思。當被問道他是否對自己做過的事感到后悔時,他說他很后悔。他說,這不是因為委員們想要聽到他這么說,也不是因為他在坐牢,他是真的由衷感到后悔。由此看來,他已經(jīng)蛻變成一個了解自己的第六階段思維者了。他的行為不是取決于恐懼、取悅他人,或是規(guī)則;他已經(jīng)有自己的一套行為準則。于是,他假釋出獄了。

如果你對于引導孩子達到這種境界的思考持懷疑的態(tài)度,我不怪你。任何拿出真心、誠意對待教育這份工作的老師,都會暴露在慘痛失敗和心碎失望的風險下。不久前,我教過的兩個學生回到學校來,做了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事……(詳見《第56號教室的奇跡》)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